东欧(注:“东欧”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欧和东南欧建 立的人民民主并随后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即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 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联邦和阿尔巴尼亚。1989年后,随着政治经济转轨 和“回归欧洲”进程的展开,“东欧”失去了原来与“西欧”相对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 治上的含义,一些学者主张用“中欧”、“中东欧”等概念取而代之。但笔者认为,除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并入了统一德国的发展进程外,原其他东欧国家都曾处于共 产党领导之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又几乎同时开始转轨,因而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性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中的“东欧”涵盖了除民 主德国之外、由原东欧7国演变而来的12个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 史中一直是东西方争夺和控制的对象,奥斯曼土耳其、哈布斯堡、普鲁士和沙皇俄国都 曾把东欧作为它们的角斗场。即使在社会主义时期,东欧也是作为苏联和西欧之间的缓 冲地带,处于苏联的庇护之下,甚至可以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欧确立的同时 ,也给多数东欧国家的主权造成了伤害。长期被异族统治和被迫依附于别国的历史使得 东欧国家除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时期外,从未获得过完整的国家主权,因而也几乎 从未停止过追求国家独立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摆脱苏联控制、争取国家主权是促 使东欧国家抛弃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动力,国家主权的获得也是政治转 轨得以展开的前提条件之一。 然而,刚刚离开莫斯科的怀抱、取得了完整的国家主权的东欧国家却大都向布鲁塞尔 靠拢,表达了加入欧盟的愿望,主动让出部分主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呢?本文 试图立足于东欧国家自1989年剧变以来政治的巨大变化,分析它们争取和让渡主权的两 个貌似相反的做法,从一个侧面探究它们要求入盟的意义以及东欧政治发展的独特之处 。 一 自冷战开始直到东欧剧变的40余年时间里,东欧大部分国家都是处在苏联大党主义、 大国主义乃至霸权主义的控制之下,其国家利益不得不服从于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大家 庭的利益”、实际上的苏联利益,主权难以得到保障。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东欧国家 对这种不平等状况的不满,促使它们设法摆脱苏联控制,并最终彻底否定了苏联模式, 走上了政治转轨的道路。 早在二战结束前,苏联就认识到了东欧对其安全的重要性,开始采取行动,介入东欧 事务。1944年4月苏军攻入罗马尼亚后,苏联与英国就划分苏联和西方在巴尔干半岛的 利益范围达成了秘密协议。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就波兰问题与美英针锋 相对,坚持以1944年7月在卢布林成立的临时政府为基础建立波兰战后政权,并于同年4 月与波兰临时政府签订了为期20年的“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雅尔塔会议后, 苏联马上派副外长维辛斯基到罗马尼亚,逼迫罗国王任命苏联看好的民族民主阵线政府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后,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举行会议,苏联 在德国的共管中分得了一杯羹,并力争在东欧国家建立亲苏政府;9月在伦敦召开的苏 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上,美英试图以与罗、保签署和约要挟罗、保进行自由选举,苏联对 此毫不妥协,直到3个月后三国外长再次在莫斯科会晤,苏联才勉强同意在罗、保两国 政府中增加些许反对派成员。斯大林说:“这些国家中任何一个由自由选举产生的政府 都将是反苏的,我们不能容许。”(注:P.E.莫斯利:《面对俄国》,《要闻丛刊》第7 0期(1948年7—8月),第23页。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 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790页。) 二战后,伴随着苏美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爆发,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东欧的监控。194 7年9月,苏联发起建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1月和1955年5月,经 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先后宣告成立。借助这些组织和机构,苏联开始在东欧进 行政治清洗,推行苏联模式,并以其利益规范东欧各国的行动。正如《东欧共产主义》 一书所述:“苏联的势力、苏联谋求地区和世界领导权的欲望,使集团内任何国家都不 可能拥有真正的主权”。(注:[美]特里萨·拉科夫斯卡—哈姆斯通、安德鲁·捷尔吉 主编:《东欧共产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第351页。) 尽管苏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尽管东欧国家内 部也存在着迎合这一模式的因素,但是,对于东欧大多数国家来说,苏联模式是在特定 历史条件下,由苏联强制推行的。(注:与其他东欧国家不同,南斯拉夫早在1945—194 8年间就建立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苏联模式。阿尔巴尼亚则在苏南冲突爆发后,主动 站在苏联一边,接受斯大林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的观点,开始照搬苏联模式。)为把这 一模式强加于东欧各国,必须清除各国共产党内特别是领导层内那些不愿照搬苏联模式 ,不愿屈从于苏联利益,坚持按本国实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波兰工人党总书 记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和保共中央书记兼部长会议副主席特莱乔·科斯托夫就是这样 的牺牲品。自1948年开始的这场清洗愈演愈烈,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践踏了社会主义 民主和法制,降低了东欧国家共产党的威望,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声誉,更为严重的是, 它干涉了东欧国家的内政,伤害了它们的民族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社会主义制 度在东欧的确立是以损害后者的国家主权为代价的。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东欧建立后,对东欧国家出现的独立自主倾向,苏联更是时常 干预,轻则批评指责,重则武力相向,东欧国家的主权不时受到威胁,反苏浪潮此起彼 伏。(注:只有保加利亚与苏联自二战结束直到1989年剧变前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但这种关系是以保加利亚在内政外交上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为基础的,很难说保加利亚 拥有完整的国家主权。)在南斯拉夫,苏联试图组建能够控制南经济的联合公司和苏南 银行,南对此做法的抵制被苏看成是对其在东欧权威的挑战,苏联操纵情报局,掀起了 对南的讨伐。在波兰,苏联授意摘掉坚持独立自主的哥穆尔卡,并派在波兰出生的苏联 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到波兰担任国防部长的作为,以及波苏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激发了波 兰人对苏联侵害其主权的不满,1956年波兹南的示威者喊出了“俄国佬滚出去!”的口 号,10月会议上波苏险些兵戎相见,(注:1956年10月,为阻止主张走“波兰道路”的 哥穆尔卡当选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在统一工人党二届八中全会开幕的当天早晨, 赫鲁晓夫率领苏共代表团突然飞抵华沙,同时,驻波苏军也向华沙调动。在此情况下, 波苏双方进行了紧张的谈判,哥穆尔卡表示要加强波苏友谊、巩固华沙条约,赫鲁晓夫 遂在波党政治局的组成问题上作出让步,苏共代表团离开华沙回国。波党继续召开八中 全会,选举新的政治局和书记处,罗科索夫斯基落选,哥穆尔卡当选为第一书记。)196 8年反俄诗剧《先人祭》轰动一时,反苏情绪随之高涨。在匈牙利,苏联扶持的拉科西 对苏联亦步亦趋,甚至军服都要模仿苏联,民众对此颇有怨言;1953年3月斯大林病逝 后,苏联国内政策的转向和苏共领导人对匈党内部事务的插手使匈牙利政局一波三折, 社会上压抑已久的反苏情绪终于在1956年10月爆发出来,匈牙利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不 得不求助苏联出兵平息事态。在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4月的“布拉格之春”招致了以 苏联为首的五国军队的悍然入侵,苏联领导人为此提出了“有限主权论”,从理论上为 其对他国主权的粗暴践踏寻找依据;为维护主权,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发动了一浪高过一 浪的反对苏军占领的罢工、示威和游行,捷查理大学学生帕拉赫甚至为抗议苏军侵略自 焚而死。在罗马尼亚,罗对苏反个人崇拜政策存有异议,对苏倡导的经互会各国国民经 济计划的配合、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持不同立场,逐渐在外交政策上与苏联拉开距离 ,开始寻求国家的自主与独立。在阿尔巴尼亚,进入60年代后,由于阿反对苏共对中共 的指控,苏联撕毁了与阿的所有协定,撤走了所有援阿专家,断绝了与阿的一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