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东战略构想的实施 (一)美国实现了战略构想 90年代初,我们曾对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和全球战略做过一系列分析。如果说当时的分析还是前瞻性预测的话,那么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等举措,已经将战略构想变成了现实。美国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战略构想。 其一,在全球地缘战略中建构扼住中东、控制两洋的“哑铃态势”。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是“两洋战略”:即在欧洲大西洋地区,通过北约东扩实现其战略目标;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日美安保条约”、“日美新防务指针”和建立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来实现战略目标,继续保持美国惟一超级大国的强势地位。美国国防部认为,中东地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对美国能否在全世界进行贸易和投放军事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在中东和欧洲—大西洋地区之间架起桥梁”(注:见美国国防部1995年5月发表的《美国对中东安全战略》和2001年2月发表的《21世纪的美国战略》——引自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非洲问题数据库》。)。中东成为美国以“两洋战略”为重点的全球战略中的“连接点”,控制中东地区就可以使“两洋战略”遥相呼应,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 其二,推导出规范世界秩序的“中东模式”。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仍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中东政策的核心是:确立冷战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建构一种符合美国利益的地区安全体系,打击任何敢于向美国挑战的力量,进而推导出规范世界秩序的“中东模式”,为创建下一个美国世纪奠定基础(注:王京烈主编:《动荡中东多视角分析》,72~73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于是,美国先是以海湾危机为契机,通过海湾战争和战后中东秩序的安排及推动阿以和谈,确立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此后,美国又利用“9·11”事件,以反对恐怖主义为旗帜,通过阿富汗战争控制了进入中亚的通道。近期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实现了在中东腹地的军事存在,还通过推翻萨达姆政权向所谓“邪恶轴心国家”和“无赖国家”发出明确的警示:以军事手段铲除任何威胁美国利益的政权。 其三,控制了世界石油生产供应基地。实际上,美国早已减少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但是,中东石油对美国的意义应该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考察,即控制世界油库——中东石油,不仅是为了满足美国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控制了中东石油就是控制了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可以拉拢盟友,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这对美国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国来讲,无疑是难以割舍的“具有全球意义的战略利益”。 (二)美国没有给中东带来和平 美国主导下的中东又当如何呢?它是否为中东带来了和平呢?人们清楚地看到,美国不仅没有为中东带来和平,相反使中东局势更加动荡,硝烟弥漫整个中东。 美国将一些政府治理得差的国家称为“失败的国家”(Failed State)。可是近年来中东发生的事情则让人们看到,美国正在制造“失败的国家”,阿富汗和伊拉克就是明证。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前,不论其合法政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被美国称为支持恐怖主义,或被美国称为不民主、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但其政府仍在有效地管理着国家。而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摧枯拉朽般地推翻了旧政府的同时也使这两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混乱之中。 美国中东政策中有两个无法根治的“致命伤”:其一,美国国家利益与中东国家利益的矛盾。美国中东政策的出发点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基准的,美国利益不仅不能等同于其他中东国家的利益,而且还是同大多数中东国家利益相悖的,这种基本利益上的冲突必然导致美国与大多数中东国家的关系是属于“对抗型的”(注:王京烈:《解析中东国际关系》,载《西亚非洲》,1998(6)。),矛盾冲突是必然的,至于是“隐性的”还是“显现的”,则依国际环境条件变化而表现形式不同。其二,美国中东政策中的双重标准。虽然双重标准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并不鲜见,但在中东地区恐怕更为突出,甚至已经形成历史沉疴,早已在中东国家中成为千夫所指。但是在急剧膨胀的单边主义驱使下,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还会继续推行双重标准,从而使美国与一些中东国家关系更加紧张。 巴以冲突与路线图计划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路线图” 2003年4月底美国公布了解决巴以冲突的“路线图(Roadmap)和平计划”。所谓“路线图”是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于2002年9月拟定的分三阶段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以联合国242和338号决议为基础在2005年最终完成地位谈判、建立巴勒斯坦国及实现持久和平。从总体来看,尽管“路线图”尚不够详尽,但还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然而,解决阿以冲突并不缺少“方案”,关键在于如何落实方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冲突,有关各方和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曾经提出过上百个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有关决议,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而最重要的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242和338号决议。但是,由于巴勒斯坦和阿拉伯方面曾经采取的“不妥协立场”(80年代后逐步采取和解政策)、以色列一贯坚持的强硬立场,以及美国偏袒以色列拒不承认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等诸多原因,上述方案或决议均未能够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