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的涉及俄罗斯对外政策形成的学术性和政论性文章中,有关这一过程的讨论基 本上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各政府部门和精英团体在俄罗斯境外追求的 是远不相一致的各自的利益,而且缺乏对它们的中央集权控制和行动协调机制,或者说 这种机制现在还很不健全。从这方面来说,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具有不连贯性。第二种观 点的依据是,主要精英集团之间就与俄罗斯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对外政策问题,已经完 全或基本上完全达成协议,这在国家的战略宗旨、相关文件和实践活动中均有所体现。 最后,按照第三种观点的说法,俄罗斯对外政策是实践各种意识形态学说的结果——新 帝国学说、社会复仇主义学说、自由主义学说等等。[1](P457—458) 可以看出,以上每种观点都反映出对外政策决策这一复杂过程的某些方面,而且各协 调机制在每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也是不同的。至今,俄罗斯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将该过程中 的各个机制结为一体的,用来制订国家对外政策方针的“完整统一的模式”。当然,本 文并不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俄罗斯一些现存问题和基本观点 有所了解,以期为今后在该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探讨 “利益集团”的范畴是当代政治学领域研究制度变迁与政府决策过程的最为有效的方 法之一,它揭示了主要政治主体的行为动机,其中包括国家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权力机 构的运行方式。与此同时,学术界对这一范畴涵盖的对象有不同的解释,所运用的术语 也存在差别,如“利益集团”、“制度化的利益集团”和“压力集团”,尚缺少明确的 和公认的标准来区分这样一些专门术语,而且对究竟哪些政治主体属于“利益集团”的 范畴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如政党是否应包括在内。 18世纪,美国的一些政治学家就注意到美国社会中出现了利益集团,并开始研究这些 利益集团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詹姆斯·麦迪逊被公认为研究利益集团问题的“第一 个重要的美国理论家”。他给利益集团下了这样的定义:“为某种共同的利益的冲动所 驱使而联合起来的一些公民,不管他们占全部公民的多数或少数,而他们的利益是损害 公民的权利或社会的永久的和总的利益的。”[2](P13) 从麦迪逊的定义可以看出,如果说存在着一个所谓的社会的公共利益,那么,利益集 团的局部利益是与公共利益相悖的,因此,利益集团的存在对于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 社会群体的权利都是有害的。尽管利益集团的存在从本质上看是坏的,但是,由于利益 集团的出现来自经济人的本性,来自部分人对其共同利益的维护,所以,利益集团不可 能自动消失,也不应该使用强制的方法将其消灭。于是,麦迪逊提出了利益集团之间“ 遏制与平衡”的概念。他认为,必须依靠一个利益集团的“野心”与另一些利益集团的 “自私倾向”相互对立的办法来使“利益集团的祸害”受到遏制。[2](P14) 而压力集团本身是利益集团的一种,但只有社会中的强势利益集团才有力量对政府形 成压力,以各种手段获得政府的支持——最极端的情况是迫使现任统治者下台并扶持自 己的代理人上台,因此,社会中的强势集团就是该社会中的压力集团。值得注意的是, 压力集团的出现往往是一个社会中利益集团之间力量失衡的结果与表现。 本文中的“利益集团”用来专指那些有影响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拥有本质上共同的利 益;它们通常与经济或官僚体系的某些环节,甚至与重要的国家机构相联系,以垂直方 式构成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些“利益集团”既有其群众基础,又有其精英代表,通常包 括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精英阶层是“利益集团”的顶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与该“利 益集团”相联系的“压力集团”,它直接代表本集团的根本利益,并在政权机关中加以 维护。按照一般对术语“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的理解,政党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对 象,但究其实质,某些政党确实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例如,农业党就是为保护俄罗斯农工企业精英阶层的利益而专门成立的政党。 当然,在现今的俄罗斯,并不是所有的“利益集团”都拥有自己明确的对外政策目标。就像前边已经提及的农工企业集团,与其说它对俄罗斯的某种对外政策方针感兴趣,还不如说它对食品的高进口关税更感兴趣。农工企业集团的主要战略利益在于获得高额的政府补贴和对农业的优惠政策。从这一点上看,对于同样追求最大限度的国家财政拨款的军工企业和军队来说,农工企业成为它们的有力竞争者。以此为目标的还有由于大规模进口同类产品而陷于困境的俄罗斯大众消费品生产商,他们更关心国家的关税保护政策。 二、俄罗斯主要“利益集团”及其对外政策主张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俄罗斯社会基本上形成了两大类“利益集团”,它们力图影响 国家对外政策战略方针的制订和实施。 第一类包括军队、军工企业和与它们相关的官僚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