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在其庞杂理论体系下,一直存在着各种流派 的纷争。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进攻性现实主义与防御性现实主义间的争论占据了显著地 位。近年来,这两个流派因被参照用来解释“强国崛起与对外扩展政治利益的关系”而 备受理论界瞩目。从体系论的角度考虑,进攻性现实主义与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尚不够 完善,但它们经过对国际政治的大胆“简化”,将庞杂的现实主义理论抽象为两对变量 之间的互动关系,其理论的简明性与解释力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从学理上讲,进攻性现实主义不仅仅认为国际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不否认大 国追求最大化权力的本性所具有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在分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时容易将古 典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糅为一体进行分析的原因。(注:在论述“攻击性现实主义 ”的国际政治理论时,许多学者对现实主义的传承和革新的特性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其中,格伦·斯耐德曾撰文从学理上对此做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和批判。在该文的最初 部分,斯耐德着重分析了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的区别。Glenn H.Snyder. Mearshimer's World:Offensive Realism and the Struggle fo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7,No.1,Summer 2002:151~159.苏长和博士也从国际 结构和国家本性的角度对现实主义做了精彩的分析和阐释。苏长和.即将到来的大国冲 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4):74)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 假定以及对国际政治的认识与古典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并无很大区别。进攻性现实 主义的逻辑基础存在着诸多悖论和困惑,这些“非现实”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该理 论的学理脉络,也有助于我们批判性地反思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现实意义。 进攻现实主义的“非现实主义”逻辑分析 第一,进攻性现实主义视野中的国际社会。在很多现实主义者看来,在国际政治中取 得合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世界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各国之上没有一个共同的政 府来强行施加规则和法律。以国内社会的标准来看待国际社会的机制是非常脆弱的。在 这种脆弱的机制下,国家之间的欺骗极其普遍而且不可避免,因而也就不可能存在真正 意义上的合作。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在没有一个机构保护安全的情况下,大国在世界 中为了求得生存总是相互倾轧的,而权力是保障生存的关键因素。”(注:John Mear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1:21)因此,世界政治中竭力维持现状的国家是很少的,因为国际体系为各 国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在收益超过成本的情况下,总是不放过机会去获得压倒对手的权 力资源。就如米尔斯海默所概括的,国家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霸主。( 注:关于不同现实主义派别的区别.John Mear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1:21~22)但事实上,我们通过对现实 的观察不难发现,在国际政治中合作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许多合作并不像进攻性现 实主义描绘的那样脆弱。 和结构现实主义假定一样,进攻性现实主义也强调,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政治经久不变 的特性,这个体系特性决定了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必须采取自助手段,他们不能指望任 何外部单位来保证其安全。无政府状态决定国家的动机总是追求最大化的安全。事实上 ,国际社会中存在着一系列为各国所承认的共同的理念和规则,它们使各国的行为处于 一种有序的状态。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吉尔平曾经指出,“尽管国际系统是无政 府的,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却有着高度的秩序。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某 种无形的控制。”因而可以认为,国际秩序是各种行为方式的有机组合,它是国际社会 的最基本组成要素和目标。均势政治就是一种典型的控制国际秩序的机制。国家行为并 不仅仅是由他们的理念和目标所指引,而是由一种超越它们之上的共同的框架所制约。 (注: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g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65)而米尔斯海默眼中的 国际社会忽略了这样一种客观事实,即一种有效机制的价值在于它的功能以及它的运作 方式。政府机制通过立法和权力来实现秩序,但政府并不是提供秩序的唯一源泉,在无 政府的国际社会中,秩序仍然是潜在的,他们以不同于政府的其它形式存在着。 第二,安全竞争与安全困境。几乎在所有现实主义理论中存在着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安全困境”。米尔斯海默也对“安全困境”和“安全竞争”有过相关的阐释。米尔斯海 默赞同美国学者约翰·赫兹对“安全困境”的最初表达,即“‘安全困境’或‘权力与 安全困境’是一种社会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当权力单元共同存在时会发现不存在凌 驾于它们之上,能规范它们行为和保护它们免受攻击的权威。在这样的条件下,从相互 怀疑和相互恐惧而来的不安全感迫使这些单元为寻找更多的安全而进行权力竞争,由于 完全的安全最终无法求得,这样的竞争只能导致自我失败。”(注:John H.He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