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以前,全球化研究基本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第一,经济全球化。主要是 指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的科技产业革命,特别是信息与通讯交往技术的革命以及里根— 撒切尔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导致的世界经济结构变化,其中包括世界贸易结构变化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战略、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活动主体是西方 跨国公司。第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根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观点,资本主义从诞 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包括中心区、边缘区、半边缘区在内的世界体系。所以全球化 的历史就要从16世纪开始起算。全球化的基本发展动力就是资本无限扩张的内在逻辑。 在此基础上,人们划分出多次全球化的历史。第三,把整个人类历史都描述成为全球化 的历史。这种全球化研究涉及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其重点是 研究人类社会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共同的、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问题,研 究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以及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 美国的“9·11”事件无疑是二战结束以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事件的爆发 是非常突然的,欧美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时间惊愕得说不出话来,陷入失语状态。但是, “这种无话可说的失语状态最终还是要打破的,我们不能长期保持沉默。”(注:乌尔 利希·贝克:《哑口无言的失语状态——关于恐怖主义与战争》,祖尔卡姆出版社,美 因河畔法兰克福,2002年德文版,第12页。)在惊愕、失语、思索之后,就是理论创新 。欧洲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与德里达(Jacgues Derrida)最近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我们的创新”。对于“9·11”事件以后西方特别是欧洲的政治家与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概念与观点,我们确实需要认真研究。 新自由主义会使一个国家走向死亡 “9·11”事件以后的全球化研究,在前面所说的第一个层面即经济全球化的层面上, 加强了对新自由主义批判的力度。纽约、华盛顿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以及随后美国的反恐 战争都表明,美国资本大力推行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发展到了极限。所谓极限,这里有三 层含义:第一,事件以前,美国经济就已经开始衰退,事件以后,美国经济形势进一步 恶化,经济全球化给美国带来的将近10年的空前繁荣即所谓“经济奇迹”年代已经结束 ,大量的新经济泡沫、美国股票投机泡沫和所谓“就业奇迹”泡沫都开始破裂。也就是 说,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拉动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的潜力已经呈现出接近极限的趋势。第二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贫富分化,已经达到 西方社会首先是美国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它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第三 ,从地域角度来看,借助经济全球化实现美国资本全球扩张的计划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 极限。凡是用纯经济手段无法实现美国资本渗透扩张的地方,布什政府开始考虑用政治 手段、军事手段进行突破。现在美国政府一只手大力推行经济自由主义,帮助美国资本 实现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另一只手大力推行新保守主义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并强 化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霸权。我们经常说的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结合 ,在目前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乌尔利希·贝克(Ulrich Beck)说:“恐怖分子的袭击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无法长期 掩饰的问题:经济学的凯旋是不是已经成为过去?政治的优先权已经被再度发现?似乎不 可阻挡的新自由主义凯旋已经被突然打断?”“这些自杀性的大规模屠杀的犯罪行动不 仅暴露了西方文明易受伤害的脆弱,而且还使人们预先尝到了滋味,经济全球化会导致 什么样的冲突?在一个全球风险社会里,要用经济取代政治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信条迅 速失去了它的说服力。”而美国易受伤害的特点很大一部分是由它的政治哲学造成的。 美国是一个被彻底新自由主义化的民族,他们不愿意为公共安全大笔花钱。尽管很早以 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美国成了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但是,与欧洲不同,美国的航空 安全部门已经私有化,这个部门的劳动岗位大多是由那些流动性很高的、打零工的就业 者担任的,他们的工资甚至比快餐店的就业人员还低,大约相当于1小时6美元。担任核 心警卫的人仅仅受过几个小时的培训。在这种类似快餐店的劳动岗位上,每个人平均就 业时间不超过6个月。贝克说:“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的自我理解,一方面是国家的吝啬 ,另一方面是放松控制、自由化、私有化三位一体,这些都决定了美国易受恐怖主义袭 击的特点。随着这种认识的逐渐渗透,新自由主义在以往年代统治人们思想行动的霸权 地位开始被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说,纽约的可怕图景包含了一个尚未解密的信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可以由于新自由主义化而走向死亡。”(注:乌尔利希·贝克:《哑口 无言的失语状态——关于恐怖主义与战争》,第35、36、37页。) 英国左派学者彼得·高恩(Peter Gowan)在“全球化与美国霸权”一文中说,90年代初 ,以“全球化”与“华盛顿共识”为题目的美国纲领在世界范围内曾掀起了一场狂热的 跨国运动。而现在“这个纲领的失败不仅是在微观经济层面上,而且还使阶级与社会、 国家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当然,在把美国纲领当成自己纲领的国家里,总会有一些社 会集团从中得到很大好处。这些人至多不过是富有阶级内部一个人数不多的阶层。他们 的附加利润是用日益紧张的社会关系、社会机构潜在的或者事实上的崩溃乃至整个国家 的崩溃为代价获得的。”“在这多种多样社会机构瓦解的范例中,英国可以排在最后: 面临崩溃的运输体系、日益萎缩的医疗保健服务、农业中灾难性的混乱、衰败的中小学 与大学、北部城市的贫困与种族主义、政治制度的衰落与腐败、人们对于主流政治采取 的玩世不恭态度。”排在这些事例前面的是阿根廷、非洲、大部分原苏联集团国家。( 注:彼得·高恩:“美国霸权与全球混乱无序”,德国《社会主义杂志》2002年第5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