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在各国尤其是各大国的国际政治考虑和规划方面,国家安全是运用得最频 繁、影响也最大的一个观念,而在冷战后世界的国际政治讨论中,另一个观念——国际 安全取得了近乎同样显要的地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安全受到普遍的关注,现实 主义和理想主义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两大理论流派,它们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也对 关于国际安全的思想、趋势和普遍接受的前景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宏观描述。本文就 其作一梳理,从而将纷呈的国际安全理论进行粗略的归类和分析,找寻每一理论的核心 思想和理论特色。 一、现实主义对国际安全的思考 基于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关切,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政治的特质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 了深邃的思考。尽管现实主义理论有诸多分支,但它们都坚持了如下的假设:国家是国 际社会的主要行为者,国际事务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发生。在分析国际政治的本质特征 时,现实主义强调,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在国家间关系上不存在公共权力、法律 和道德规范,这必然导致国家间相互猜忌和对对方意图进行最坏的分析。由于缺乏信任 ,每个国家都面临着自助形势,即国家主要依靠本国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参与国际间的权 力角逐或生存竞争。自助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惟一途径,但自助又使得其他国家变得不安 全。[1](P172)结果,每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战争状态,即统称的“安全困境”。而“安 全困境的核心就在于,一国安全的增强导致其他国家安全的削弱,不是由于想像和错觉 中的敌意,而是由于国际政治中的无政府状态”。[2](P281-282)结果,国家间相互作 用的本质必然是冲突。国际政治也就如所有政治一样是争夺强权的斗争。用摩根索的话 来说就是:“不管国际政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权力总是其直接目的。”[3](P31) 在安全困境的情况下,秩序从何而来?和平如何得到保障?基于国际无政府的前提,现 实主义认为“安全困境从根本上是不能得到根除的,只能加以“改良”。并且解决这个 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均势政策。摩根索指出,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大家庭里,均 势和旨在维持均势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因素。[3](P187) 以修昔底德为起始人物,以马基雅弗利、霍布斯、乔治·凯南以及摩根索为代表的现 实主义以人性本恶为基本前提,以国际无政府状态为理论基石,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体 系中惟一重要的行为体,国家各自分离、自由自在,国与国之间按照权势来定义国家利 益,再由国家利益来决定国家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国际社会呈现一种无政府状 态,国际关系的本质就是国家间争夺权力的斗争。从这种理论出发,按照现实主义大师 摩根索的定义,均势是平衡的同义语。表现为一个由若干自主力量组成的体系内部的稳 定性,一旦由某种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变化而导致失衡,便出现秩序的重建。这里有两 个假设:体系内各要素都是独立关系;如果要素之间出现不平衡,一个要素便会凌驾于 其他要素之上,破坏平衡。简单来说,均势就是国际体系中国家权势大体均衡地分布以 及达到维持这种均衡的过程,防止某一强国(集团)取得压倒性优势以控制体系,破坏其 余成员的独立。均势的根本功能首先是保证、维持国际体系内各国,尤其是各大国的独 立与生存。其次,就是维持国际体系的基本稳定,阻止一国取得在国际体系中的压倒性 优势,为国际规则、国际机制的运行提供基础和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均势并不等于和 平。为了造就和维持均势,往往需要战争,均势的根本目的是稳定而不是和平。总的来 讲,均势论是一种单维的、非演进的国家战略理论,它以国际无政府状态为理论前提, 将国际体系看成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均衡的机制,将国际交往看成是国与国之间的权 势竞争,把国际体系的历史整个说成是一个霸权图谋——均势捍卫——均势恢复——霸 权图谋……的简单历史进程,把历史看成是没有任何创新性,因此,是一种单维的、非 演进性的国家战略理论。 但是,尽管均势政策在实践中并不是完美的理论,现实主义却仍然赞美它为维持和平 的现实选择。当然现实主义围绕均势也存在着两方面的争议:均势是自动生成的,还是 政治家政治权谋的结果?两极均势和多极均势中的哪一种更有利于稳定? 在均势自动生成论者看来,均衡一直不受任何特别的干预而继续保持。尤其是新现实 主义者认为,均势是体系结构自动调节而非人为的结果。沃尔兹把均势视为一种自然和 自发的现象,就如亚当·斯密所说的“无形的手”,如果一国增强其权势,他国也必效 法之。[4]而传统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均势是基于共同的价值、共同的利益和对外行为 规范一致理解的基础上,主要是大国间一种自由和自愿的合作安排。“均势大师”基辛 格就指出,均势是政治家外交政策的结果,它不会自发生成。而造就和维持均势取决于 足够的军备、审慎求实的外交、可变的联盟组合和必要的有限战争。 从传统意义上讲,完善的均势理论需要至少三个大国的参与,例如欧洲就经历了几个 世纪的多极体系。许多学者提出紧密的两极体系中不可能产生出均势,可是沃尔兹却反 对这一观点,他认为参与者数量越少的体系越稳定,而参与者越多则越不利于稳定,所 以,对于沃尔兹而言,两极之间的均势最稳定。“简单的两极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很大的 压力会使两个国家变得保守起来,双方都力图维持现状,即使发生战争,也是维持均势 的战争”,[4](P117)目的在于制止另外一个大国建立霸权。而赞同多极更有利于保持 稳定和防止战争的现实主义者则认为:体系内多个大国并存使得相互作用的机会增多。 在拥有多个大国的世界里,存在一个或多个权势作为“平衡者”的机会。根据均势模式 ,两个大国间任何一方拥有相对的优势将从根本上导致战争。所以,在一个至少有三个 大国且每一个大国控制不足50%的全部力量的世界里,稳定更可能得以保持。在多极体 系里,由于不会出现两个排他性的联盟,一旦战争爆发,不可能所有的国家都会卷入, 战争也不会被视为“零和”游戏。故多极均势减少了爆发全面战争的危险。[5](P185) 对其他一些现实主义者来说,他们认为如果一国拥有过高的权势且没有什么可以阻止 它强制他国屈服的话,安全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而获得。因为其他国家深知, 在霸权体系内它将失去一场战争,它就会放弃发动战争的念头。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现实 主义学者认为一国发挥领导者作用甚至这种领导作用演化为霸权也可以带来稳定。根据 吉尔平的见解,在霸权统治初期,这种体制最为有效;从霸权趋于衰落直到一个挑战者 获得推翻现有秩序的能力和意愿为止,这一体制仍将对国际政治产生影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