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实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要求 冷战结束以后,求和平、盼稳定、促发展成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本来,各国政府应该顺应时代要求,抛弃冷战思维,遵守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当代国际关系准则,开展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以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利。然而,在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对外政策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出现了恶性膨胀。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霸权主义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为了本国的利益,可以不顾别国的利益、不顾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不受联合国宪章的制约,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国际舆论有时把霸权主义称为单边主义是很恰当的:霸权主义或曰单边主义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为了一己之利、一己之见,在国际关系中我行我素,强行推行自己的政策。自称崇尚民主的美国,要以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惟一的标准,建立一个“美国治下的世界秩序”,这恰恰是违反民主精神的,因而是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 国际关系中的独断专行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严重障碍。伊拉克战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01年初把伊拉克、伊朗、朝鲜列为“邪恶轴心”以后,美国就开始为进攻伊拉克制造舆论。关于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并正在研制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将要使用这些武器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美国政府要求联合国授权攻打伊拉克。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主张应给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充分的时间,根据核查小组的报告,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是否要对伊拉克采取强制行动。美国政府不顾联合国安理会大多数成员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意见,没等核查小组结束在伊拉克的核查工作,就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尽管美国取得了伊拉克战争的军事胜利,但驻伊美军一再受到伊拉克游击力量的攻击,战后伊拉克的安定和重建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并没有因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胜利而变得更加安全。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没有发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如果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没有掌握可靠证据的情况下,不经过联合国的授权,不听取国际社会的意见,就擅自对他国使用武力,那么,世界还会有和平吗?世界经济还能顺利地发展吗?显然不能。可见,没有民主的国际关系,就难以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该指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不但来自大国的霸权主义,也来自地区的霸权主义。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时指出,我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就能不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这段讲话表明,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我国外交工作战略策略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维护世界多样性是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要条件。促进世界多极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赖于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而这一切又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多极世界国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以后,两极世界不再存在。世界上的各种势力分分合合,进行着重新组合。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探索21世纪应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格局,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使21世纪不再重演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劫难。中国、俄罗斯、法国、作为一个整体的欧盟、印度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主张建立一个多极世界。美国政府则主张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以美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惟一楷模的单极世界。 人们在解释多极世界时常说,多极世界有利于在大国间形成力量制衡,因而能够制约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有很大的缺陷,因此,被美国的一些“鹰派”人物钻了空子。例如,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最近表示,多极世界并不能维护世界和平。她举例说,上个世纪初世界就是多极的,但是并没有防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是一个从表面上看问题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结论的诡辩的典型。20世纪初,从表面上看,世界的确是“多极”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沙皇俄国、日本、美国等等。但是,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看,这些国家都属于一个体系,一个“极”,即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体系。 列宁对当时的帝国主义与战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在力量平衡发生变化以后,为了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间必然要发生战争。“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去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和平的联盟准备着战争,同时它又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两者互相制约,在同一个基础上,即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帝国主义联系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着和平斗争形式和非和平斗争形式彼此交替的情形。”列宁的分析,为我们认识20世纪初的所谓“多极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在20世纪初的欧洲和世界,确实有多个帝国主义力量中心,看上去是个“多极世界”,但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属于同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体系,按同一个国际关系准则——按资本和实力瓜分世界——来行事,因此,这种所谓的“多极世界”并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在20世纪初各列强间的力量制衡也未能防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规定了要限制德国的军备。1922年美、英、日、法、意在华盛顿签订的“五国公约”规定了五国海军的比例,试图在大国间形成“力量均衡”。但这些措施都没有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平只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的间歇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