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无疑是应该受到认真对待的。这一命题同时包含两个方面 :(注:“认真对待宪法”,《法制日报》2001年12月2日,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 宪法与行政法)2002年第1期。)一方面,宪法必须具有实际的法律效力,并最终通过宪 政审查体现出宪法效力的“强形式”;另一方面——即本文所要论证的,宪法效力在范 围上是有限的。在不允许忽视宪法效力的同时,我们必须防止把宪法效力“扩大化”的 倾向。尽管宪法也是“法”,并具有和普通法律同样的直接效力,但这并不表明宪法就 是普通的法。事实上,宪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由于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大法”,而根据现代法治国家的共识,宪法的首要职能并不是给公民施加义务,而 是保护公民的权利、规定并限制政府的权力,因而承担宪法义务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构 ,而不可能是普通公民。简言之,就和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构一样,宪法诉 讼中的被告也只能是政府机构。 让我们从“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开始。(注:见“冒名上学事件引发宪法司法化第 一案”,载《南方周末》2001年8月16日。)在这个案例中,山东省高级法院向最高法院 请示由姓名权纠纷引发的受教育权问题。(注:《关于齐玉苓与陈晓琪、陈克政、山东 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委员会姓名权纠纷一案 的请示》,1999鲁民终字第258号。)最高法院的批示回复:“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 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 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注:《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 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法释[2001]25号。另 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最高法院是否应该直接代替山东省高级法院作出被告侵权的具 体裁判。毕竟,地方法院一般更熟悉案件的事实,而最高法院的主要职能是解释法律— —在这里是说明宪法条款可以被司法判决书直接引用。宪法条款的适用本身并不自动决 定被告的责任;被告究竟是否应承担责任,还牵涉到应由请示法院决定的事实问题,最 高法院不宜直接给出“答案”。这也要求请示法院的问题必须是关于普遍的法律解释, 而非对具体案件的结论。)山东法院据此判决,被告陈晓琪及其父亲陈克政必须赔偿原 告因受教育权被侵犯而蒙受的直接与间接损失,其他被告——包括本案所涉及的商校、 中学和市教委——负连带责任。笔者认为,尽管这个案例标志着中国宪法“司法化”的 起步,因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它却不适当地扩大了宪法效力的范围。根据宪政国 家的一般原则,宪法是一部赋予公民权利而非义务的法,宪法义务的承受主体只能是国 家与政府机构,而非普通公民。因此,如果案例的判决完全是基于宪法条款,那么就不 可能产生纯粹的“民事责任”。如下文所述,在一般情况下,宪法不能给普通公民施加 法律责任,国家也不能因公民个人“违宪”而采取任何法律制裁。在宪法意义上,私人 一般不可能是适格的被告。 从理论和西方法治国家的宪政经验来看,宪法和行政法同属于公法领域,因而其对私 法领域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被告是公共官员,宪法具备直接效力;但如果被告是私人 公民,宪法则只有间接效力——或者通过议会根据宪法的授权与精神而制订直接适用的 法律,或者通过影响现有立法的解释。总的来说,私人公民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普通法律 而获得直接调整。宪法的直接效力在于调整公民与政府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 对于纯粹的私人关系则只具备间接影响。对宪法效力的界定一方面把公法的焦点集中在 政府身上,从而有助于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另一方面则为私法的自治留下了空 间。把宪法的直接效力限制于公法领域,同时也有助于妥善处理宪政与法治、立法机构 与宪法审查机构之间的关系,并有助于保证民主、防止司法专制。对此,本文尝试以美 国、德国的宪政制度与经验来予以阐释。 一、美国的公私截然二分法 根据美国宪法的一般原则,除了纯粹对公民赋予权利的社会福利法等少数例外,普通 的法律是政府通过实施立法对公民所施加的义务来统治社会的手段;即使在调控公民私 人权利的私法领域,对某一类公民(如消费者或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也是通过强制实施 另一类公民(如生产商、销售商或雇主)的义务而实现的。与此不同的是,公法的调控对 象是政府机构或官员的行为,因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政府(或作为政府官员的公民)而非 普通私人公民。其中行政法所调控的是所谓的“行政”行为,而宪法所调控的主要是立 法行为。(注:当然,“行政行为”中也包括行政机构的立法行为。按照行为主体来划 分,这属于行政法而非宪法的调控领域。)在某种意义上,普通法律是调控公民行为的 法,宪法则是控制法律的(“更高”的)法。不论是公法还是私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保障 公民的权利,但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的职能。(注: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 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第6 2—78页。)如果私法的职能是调控公民私人的权利与义务,并通过政府来强制实施公民 义务,那么宪法和行政法的主要职能则是迫使政府履行自己的义务以保障公民权利。它 们给政府机构与官员授予一定范围内的权力以及相应的责任,对公民则纯粹赋予权利。 作为普通法国家,美国在理论上并没有严格的公私法之分。(注:人们至今必然还记得 戴西对法国“行政法”(droit administratif)的批判,尽管现在看来这绝大多数是普 通法学者对大陆法的偏见。见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北京:三联书 店1997年版,第211-220页。)事实上,绝大多数法律都同时渗透着公法与私法;可以说 ,凡是有私法的地方,一般也都能找到公法的影子。这是因为政府的作用已经广泛地渗 透到形形色色的社会事务;只有在纯粹按照私人意思而自我制订的“法律”——契约— —的有限领域,政府的作用才被严格局限于仲裁者与执行者的位置。以《全国劳动关系 法》(National Labor Relation Act)为例,尽管法案的主要目的是调控雇员与雇主之 间的私法性质的关系,“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而委员会的行为 显然是行政法的调控对象。然而,这一事实并不表明美国在实际上不区分公法与私法。 显然,对委员会适用企业合同法,或把《联邦行政程序法》适用于雇主,都是同样不合 适的。换言之,在公法诉讼中,被告只能是履行政府职能的机构或官员,而不能是普通 公民。(注: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是刑法。根据以上定义,它同时兼备公法与私法的性 质,但其公法性又不能被简单归为宪法或行政法。刑法的主要过程涉及到政府执法(在 中国被认为是“司法”)部门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与起诉,但政府必须遵循一套确立的 刑事程序,否则将可能遭到被告的“反诉”。当然,犯罪嫌疑人还可以利用宪法规定的 有关基本权利——例如美国联邦宪法的第4-8修正案——为自己开脱。)和私法相比,公 法的适用对象是有限的;要适用宪法条款,就必须证明被告的行为具有“政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