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 089 文献标识码:A 后现代哲学思潮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的代表作《后现代精神》 一书,充分体现了对现代性的建设性批判,其中对创造性的弘扬,更是贯穿于全书的一 条红线。现代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并不缺乏创造性,但是为什么后现代又重提这个问题 呢?是否现代主义已经渐渐显示出对创造性的束缚呢?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创 造性是从人的根本属性去理解创造,这一观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吻合;同时,后现代主 义哲学家又从生态本质去理解人的创造性,将人的创造性纳入自然创造性之中,从而解 决现代主义没有解决的人的创造与自然的冲突问题。 一、人本主义创造观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创造观的共识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诞生于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对待人 的创造性的观点上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1.反对机械论和还原主义的哲学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时曾正式宣布以下四条基本原则[1]。 (1)集中注意体验着的“个人”,因而在研究人时,把体验作为主要目标。体验本身及 其对个人的意义居于首位,而理论解释与外显行为均在其次。 (2)强调这样一些人类独有的特性,例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和自我实现。反对以 机械论、还原论的方法对待人的存在。 (3)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时,着重意义性,反对过分强调客观性而牺牲意义。 (4)最终关心和提高人的价值与尊严。关心每一个人天赋潜能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使个 人发现他自己的存在,发现他与其他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的创造性的理解是建立在反对以机械论、还原论的方法对待人的存在,强调人的整体特性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与后现代主义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后现代主义审视现代社会一切通常的规范和观念,如机械主义、科学主义。建设性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应当用新的规范来取代这些东西,还人的本质。 2.创造性是人性的基本方面 有关人的本性,在许多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理解。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看来,人的创造性或创造力的根源就在人自身,或 者说,它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质或本性在一个侧面的体现。在探讨“自我实现者”的人 格特征问题时,马斯洛即指出:在其观察的所有研究对象中,“无一例外,每个人都在 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独创性”;并认为:“它似乎是普 遍人性的一个基本特点——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2]。 后现代哲学家,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的人,最推崇的人生是创造性人生,最推崇的 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大卫·格里芬认为,创造性是人性的基本方面。 首先,后现代思想家一开始就把他们提倡的“创造”与现代人的创造作了区别。他们 认为:现代人的创造观或者用机械论的方式理解创造,或者把创造看做是随心所欲,而 后现代主义哲学则把创造看做是既有序又无序,既是逻辑的又是非逻辑的。同时后现代 主义思想家还反对西方传统的少数天才人物的创造观,通过阐发创造是人的天性,来激 发普通人的创造本性。 其次,与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只重“批判性”的狭隘偏见不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的创造观提倡创造性是人的基本方面,又是出于对“建设性”和“创造性”重视。批判 是创造的前提,但并不等于创造。创造两个字就包括了“破坏”与“再造”两层涵义。 批判的后现代主义抨击启蒙及启蒙以来的现代化运动,反对现代性造就的一切,重视被 现代性所否认和忽视的一切。如反对科学技术统治,主张非理性主义;主张每个人都有 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否认一切现存的和可能的社会制度;在哲学上主张不确定性、 多元性、片断性、凌乱性。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却能够走出狭隘的否定一切的观点,这也充分体现了创造性人格的 特点:开放、灵活、宽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批评现代性和要求抛弃现代性,认为不 这样做,我们和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难逃毁灭的命运;建设的后现代主义也反对科学 主义,反对“工具理性”。但建设的后现代主义与批判的后现代主义又有重要的区别, 它不是要抛弃现代主义的积极的一面,而是试图取代其消极的一面,它不仅是要否定和 摧毁,而且也要创造,因此人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存在物。 3.关于人人都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在马斯洛看来,创造性既然是人的本性所使然,那么,人人都应该具有创造性,而且 ,这种创造性在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中都有可能表现出来,并不一定只局限于某种特定的 如科学或艺术的活动中。但是,人们却往往显示不出这种本性,之所以如此,马斯洛认 为,那是因为出于安全需要而不得不适应现存社会文化环境的阻力和压力的结果。因此 ,在他看来,单纯的儿童反倒更能够显示出他们的创造性来。 如马斯洛曾经指出:“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似乎与未失童性的孩子们的天真的、普遍 的创造力一脉相承。…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又失而复得。”因此,创造力是“作为健康人 格的一种显现”。马斯洛还认为:这种创造性,或者说,真正产生新观念或新思想的创 造性,其实潜藏在人性的深层之中,而只有透过人性的表层才能将它挖掘出来。也就是 说,它实际上是潜藏在一个人的“真实自我”或“无意识”之中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