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00(2004)04-0103-09 无论就日益普遍的日常国际文化交往而言,还是就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的引进和输出 而论,翻译都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有关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特别是有关“译得好”还是“译得差”、“可译”或者“不可译”的问题,不仅是翻 译研究者不断着力加以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时刻困扰具体翻译工作者的实际问题。那 么,我们究竟从什么理论立场出发,才能比较适当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 使翻译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呢? 王宾教授的论文《论不可译性》[1](PP.8-16)(以下简称“王文”)是一篇非常重要、 学术含金量非常高的文章,这一方面表现在它以基础理论探讨和具体个案分析研究相结 合的方式、结合现代西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可译性”还是“不可译性”这种 在国内翻译界由来已久的争论,进行了系统严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论述,从而得出了 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另一方面,它在进行这种分析和论证时所依据的,是一个被 国内外许多重要学者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理论框架,亦即康德的先验哲学及其基本框架 ,并因此而把这种争论所涉及的、对于翻译研究来说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由经验和 先验构成的学理性悖论揭示了出来。我认为,相比较而言,这后一个方面理论意义更大 ,因为它虽然不是王文的结论、而是其基本前提,但直接触及到人们进行翻译理论研究 所必然涉及的根本关节点,也把其关键性难题非常鲜明地揭示了出来。显然,只有解决 了这个基本问题,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才有可能不再停留于细枝末节,而是真正取得实 质性进展。 就前一方面而言,可以说,只要承认王文坚持的“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 路,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1](p8)并逐步按照其研究思路、结合其所使用 的具体例证进行思考和探讨,我们就很难不同意其所得出的上述结论,尽管可能对这个 结论不满。就后一方面而言,虽然在王文之中,这个悖论是以作为其理论前提的、康德 的“经验vs先验”悖论的概括形式存在的,但同时也通过其所提出的两个问题(详见下 文)、最终以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具体表现了出来,因而实际上构成了其基本研究 过程和具体结论所依据的理论根基。因此,如果不同意其认定存在“不可译性”的结论 ,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对这个悖论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尽管在这里只能是非常概括的) 研究和探讨。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个悖论呢?在我看来,具体就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而言 ,我们可以把这个悖论用不怎么“玄虚”的表达方法表示出来,即用由“翻译的实际经 验行为”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注:严格说来,这里存在的也并不是什么“ 悖论”,而是这两者之间的“张力”(tension);详见本文第二部分。),来表示王文所 依据的康德先验哲学的“经验vs先验”悖论。我认为,通过分别审视王文基于这种悖论 所预设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为什么可以这样表达康德的悖论,而且可以 看到,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在王文那里作为“不可译性”之基础、作为“先验标准” 而存在的“翻译标准”,从而得出我们的结论。 一、如何看待由王文的两个问题表现出来的悖论 王文明确指出,“在哲理层面,不可译性与康德意义(上)的‘自在之物’相关”;其 目的是要“通过‘不可译性’的论证来确定翻译理论的性质和界限”,因为“科学认识 论的宗旨是为人类的认知能力设限划界;翻译理论亦然”。[1](p15,黑体系笔者加, 下同)而这样做的具体步骤就是“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并认定后者方 能通向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从而导致两种不同 的方法,最后又将呈现出两种虽然可以互补但性质迥异的成果”。[1](P8)可见,就基 本出发点而言,王文完全是以康德的先验哲学框架为依据的。 具体说来,它通过论述下面两个基本问题来展开其有关“不可译性”的系统论述,即 “如何在句段层面尽善尽美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转换”和“一切翻译是如何可能 的或者不可能的”。王文指出,“第一个问题……是经验性问题:一旦跨越了经验之界 ,就是非法的。第二个问题不关心‘如何’将一段话语翻译得更好等技术性问题,而是 要追问:使一切翻译成为可能/不可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与经验相关,但不等于经验 。其性质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先验。”[1](P8) 在此基础上,王文对翻译行为所涉及的“临在性”(immanent/“内在的”)条件进行了 区分,即区分了四种“临在性的、逻辑先在的必要条件”: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的结构 ;写作和阅读成规(它们具有多价性:认知、伦理、审美都包括在内);翻译过程所处的 社会上下文(social context/“社会脉络”);以及原文作者(绝对不可重复)的个人化 情境;它认为第一种是“语言的必要条件”,其他三种都是“非语言的必要条件”[1]( p9)。可以说,它此后进行的所有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此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