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第1版)出版三年之后,在当时的《柏 林月刊》杂志第4卷第12期发表了应征文章《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而在同卷第9期,该杂志已经发表了一位犹太哲学家默西-门德尔松的同类文章《关于 “什么叫”启蒙(运动)?》,按后来康德在发表自己文章时加的小注说,他如果当时已 读到这篇文章,就会扣发他自己的文章,“现在本文就只在于检验一下偶然性究竟在多 大程度上能带来两个人的思想一致”。(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1页注。) 二百年后,我们再来阅读两位先哲为回答同一题目的文章,固然也会像福科(Michel Foucault)那样注意到在当时德国社会背景下,犹太哲学思想如何融入德国哲学思想的 大趋势之中(注:Foucault Reader,Paul Rabinow edited,Pantheon Books,New York,1 984,p.32.福科这篇同名文章,注意到了康德“启蒙”论文和他整个哲学之间的联系, 并从历史本体论视角理解康德哲学中的“界限”观念,是很有启发性的。),但也会感 到这两位哲学家在对于“启蒙”成熟性问题的取向上有所不同。 相比之下,门德尔松的文章在行文上似乎比康德的更加清楚明白,这也许是当时月刊 编者更加倾向于门德尔松的答卷的原因。 门德尔松的文章一开始就将“启蒙—Aufklaerung”、“文化—Kultur”、“教养— Bildung”作了区分,认为“启蒙”重在“理论”,“文化”重在“实践”,而“教养 ”是二者的综合。门德尔松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区分,也许真的表明了犹太思想 接受从古代希腊哲学到当时德国哲学进一步深化的这个大的哲学背景,康德哲学正是建 立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分立又结合的哲学思路上的,而自此以后,费希特、谢 林直至黑格尔,莫不在这样一种思路的框架之中。也许,正是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上,康 德觉得门德尔松与自己的哲学有相同之处;不过我们将会看到,在文章的结尾处,门德 尔松提出了一个康德“启蒙”文章中未曾涉及的一个方面,并明确指出,这种观念乃来 自于犹太作家的教导,即,任何高尚事物愈趋完善,腐败后就愈加丑陋,残花丑于朽木 ,同样为“尸体”,“兽尸”不若“人尸”可恶。这个问题,的确如门德尔松自己说的 ,需要另作讨论了。 而我们觉得,康德关于“启蒙”的观念,不是孤立地对一个问题的见解,而是和他的 整个哲学的观念密不可分的。一篇很短的论文,紧密地和他的整个“批判哲学”思想联 系在一起,就会因太精炼、太概括而不容易读懂,这也许就连当时那《柏林月刊》的编 者也不能例外。 一、何谓“启蒙”,何谓“成熟” 因为是问题回答,所以康德论文第一句就是:“启蒙(运动)就是人们脱离自己所加之 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那么何谓“不成熟状态”?紧接着第二句话就是:“不成熟状 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注:康德:《历史理性批 判文集》,第22页。括号为引者所加。) “启蒙”作为一种思想潮流或运动,它的旗帜上写着“理性”。这是欧洲经过文艺复 兴、宗教改革之后进入的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为人的感性欲求争取合法地位。这同时意味着,中世纪教会也曾以“理性” 的名义行使着自己的权威,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说明了这一点。18世纪启蒙运动的“ 理性主义”,借助路德宗教改革反对外在教条权威的思路,展示了“理性”的新的面貌 。“理性”与外在权威的决裂,形成自身的内在权威,亦即,“理性”与“自由”同一 。 “自由”乃是“自己”。一切出于“自己”,又回归于“自己”。 “启蒙”精神,乃是“理性”精神,“自己”精神,“自由”精神,乃是“摆脱”“ 外在”支配,“自己”当家作主的“自主”精神。所谓“外在”,乃是“他者”,包括 了“人—他人”和“事—客观世界”对“自己”的支配;“摆脱”一切羁绊,也是“自 由”的基本意义。所以康德谈论“启蒙”,强调的是运用自己的理解力—理性之一种职 能,来认知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他者—他人”的指导。“启蒙”精神是“摆脱—不 需要”“他者”指导的独立自主精神。 这样,康德就把自己的“启蒙”观念和传统的“启蒙”口号——“敢于认知— sapere aude”联系起来。“敢于认知”就是敢于自己运用自己的“理智”去独立地“ 认识”事物,而不依赖也不需要那些外在的“监护者—指导者—Vormuender”。康德很 生动地揭示那些依靠他者指导过日子的懒汉,既然已有现成的食谱,何必再费自己脑子 。所以康德认为,懒惰(Faulheit)和怯懦(Feigheit),乃是“启蒙”、“成熟”之大敌 。 “启蒙”之所以需要“勇气—audere”,是因为要使自己的理智—理性“成熟”起来 ,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一定的“危险”的。人们是冒着“风险”使自己“成长—成熟 ”的。一切都在“指导者—监护者”引导之下循规蹈矩,常常是最为安全的,自己独立 行事,则要付出代价,要面对客观事实和指导者—监护者的双重“惩罚”。于是常常是 只有少数人才有这种勇气去让自己“成熟”起来,而多数人宁愿永远在监护者的“襁褓 ”之中,享受“恩赐”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