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4)03-0040-06 西方思想在语言问题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语言的认识论维度、存在论维度、伦理学 维度。认识论维度具有最悠久历史,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支配地位。随着二十世纪语言 学的转向,存在论维度和伦理学维度才开显出来。 一、存在论维度 语言、思想、存在,这是西方传统哲学从低到高依次排出的等级秩序:语言表达思想 ,思想认识存在,存在则是最高最后的根据,是一切哲学的归依。哲学一直致力于研究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巴门尼德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是哲学家们奉行不二的准则,所争 论的只是二者如何同一的问题。至于语言,则不过是表达思维(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 “物质外壳”,对于认识真理则是无关紧要的,即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这是从认识 论来理解语言的结果,我们可以称之为认识论语言。 海德格尔实现了语言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换。他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语言是存在 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1](P358)这个论断表明语言不再是存在的透明表象,而 是存在的家,存在不在语言之外,而就居住在语言之中。海德格尔不仅赋予语言以存在 的厚度而且赋予它以历史的深度。存在的历史可能性、存在展开的历史样式都在语言中 得到了体现。海德格尔虽然开发了语言的存在论维度,但决不是像有些学者所断言的是 一种语言存在论。对海德格尔来说,语言还不是存在,而是存在命定的境域。海德格尔 语言思考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坚持了在语言和存在之间不可剥夺的姻亲关系,另 一方面又坚持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分。正是这种本质性的区分,为后现代主义者留下了批 判的空间。 从属于“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论断的是海德格尔的第二个论断:“语言说。”[1](P 984)人们总是把说看作人的一种活动、行为,人是能说话的动物。但如果语言总是存在 之言,那么只有存在说话了,人才能说话。所以人的本真能力首先是听,他只有听语言 说,他自己才能说。“终有一死的人说,因为他们听。”[1](P1002)所谓“听”就是听 语言的召唤,就是“应合”,“人说,是因为人应合于语言。应合乃是听。人听,因为 人归属于寂静之音。”[1](P1003) 在德里达看来,语言和存在之间的本质性区分必然割断二者之间的姻亲关系。存在的 隐与显的辩证法使存在不可能通过语言显示自身,毋宁说恰是通过语言,存在才是隐而 不露的。“道隐无名”。语言和存在之间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这道鸿沟使语言变成 了“寂静之音”,使想通过语言通达的存在必然被错听、漏听。所以德里达认为,海德 格尔对语言的这种思考,即一方面坚持二者的本质区分,另一方面又坚持二者的姻亲关 系,表明了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模糊立场。在德里达看来,二者的区分,不仅“ 促进了存在意义的统一性的瓦解,”[2](P27)而且存在的声音本身——正是海德格尔提 醒我们这一点——是“沉默、无声、隔音、无语……”[2](P27)正因为如此,“我们听 不到源泉的声音。”[2](P27)通过这种辩驳,德里达斩断了语言的存在论之根,使语言 变成了自成一统的能指之间的差异游戏。割断语言与存在的脐带,是否必然意味着语言 不再是存在论的呢?是否就意味着超越了存在论了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存在论的理解。存在论本质上是关于绝对普遍的超验者的 理论,无论这个超验者是被叫做存在、理念或上帝,还是被叫做主体、实体或绝对精神 。它们都是德里达意义上的第一所指,超验所指,“意义的最终源泉”。割断语言和存 在的脐带,即语言和第一所指的联系,但其结果不是形成无王时期,而是语言篡位为王 。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抛弃了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而继承了他的“语言 说”,因为语言就是存在,就是人所从属的先天境域。海德格尔的“此在在世界中存在 ”变成了“在语言中存在”。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反对存在论的最终归宿,它仍是存在论 ,是语言存在论。勒维纳斯说:“哲学家现在都给予语言以基础作用;它标志着的正是 文化概念。其本质在于使存在作为一个整体发光,超越了被给予。被给予从此总体性中 获得意义。”[3](P38)人是语言的产物,而且永远是语言的产物。语言对个体的超越和 主宰是一般后现代主义者的根本信念,作为主体的个体就消失在语言之中。对主体的克 服由语言学转向完成,但结果是确立了一个新的主体,即语言主体。对存在论的克服同 样由语言学的转向完成,但结果是确立了一个新的存在,即语言存在。这表明,语言学 的转向并没有像形而上学的批判者所想象的那样克服形而上学,而不过是一种颠倒的形 而上学。认识论不再是通过主体认识存在,存在论也不再是寻求生成万物或构成万物之 本质的存在,而是寻求自我生成的语言。这个作为主体、作为存在的语言在福柯那里叫 做话语或知识,在罗蒂那里则就叫做文化(共同体),利奥塔则引进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 游戏。 从语言的认识论维度到语言的存在论维度之转换,海德格尔的哲学是转换之枢纽。相 对于语言的认识论,语言的存在论取得了几个重要成果:第一,语言从表象性存在变成 实体性存在,这使得语言不再屈从于认识论,而颠倒为认识论必须屈从于、受制于语言 。第二,我们不能再设想一个先于语言、没有语言的意义世界、存在世界、甚至存在者 世界。在语言之前没有世界,语言本身就是世界,而且是唯一的世界,是人的家园。 二、语言的伦理学维度 海德格尔用语言的存在论维度批判并代替语言的认识论维度还蕴涵着另一种崭新的东 西,恰恰是这种崭新的东西才给了语言的伦理学维度转换之可能。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 极其重要的关注点是反对现代哲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即反对主—客体的对立统一结构 。对对象性思维方式的反对也成为20世纪哲学的一个普遍潮流。海德格尔认为,对象性 思维方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一切存在者思为表象,而“表象意味着让物对立而为对 象。作为如此这般被摆置者,对立者必须横贯一个敞开的对立领域,而同时又必须保持 为一物并且自行显示为一个持留的东西。”[1](P219)一物作为一个持留的东西保持为 自身同一,在认识论上就依赖于康德意义上的先天综合判断;在存在论上就依赖于柏拉 图意义上的理念。海德格尔把这叫做“敞开之镜”。“敞开之镜”是对象得以显现的“ 先天领域”,是表象得以在场的可能性条件。在海德格尔看来,对象实际上意味着主体 的权力,而“敞开之镜”就是主体的权力领域。要回归物自身,要“面向事物本身”, 就必须放弃这种主-客体思维模式,即从敞开领域转向无蔽领域。真理从词源学上就是 无蔽,和以“主—客思维”为基础的符合说不同,无蔽不是以概念统摄、铸造事物,而 是让事物以其自身显现。所以,海德格尔说,真理的本质就是自由,而自由就是让存在 (let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