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4)01-0108-07 时间问题一直是现象学的核心问题。无论在胡塞尔的意识分析中,还是在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中,时间分析都起到一种奠基性或前提性的作用。被誉为“第三位现象学经典作家”的梅洛-庞蒂也同样重视对时间的分析。在《知觉现象学》中,他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讨论时间性问题,而散见于其他地方的关于时间的论述还有很多。本文主要探讨《知觉现象学》一书的时间观念。梅洛-庞蒂的时间分析借鉴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许多思考,但由于它始终围绕着在世存在的主体的肉身性而展开,可以说是为重建肉身主体而服务的,因此,它最终又呈现出不同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风貌。 一 梅洛-庞蒂是从在世存在的主体出发来思考时间问题的,这看起来与海德格尔一样。但从一开始,梅氏的主体概念就比海氏的形式化的“此在”概念及传统哲学中基于意识自主性而建立起来的主体概念(胡塞尔依然归属于这一传统)蕴含了更多的内容。在他看来,在世存在的主体有空间的、时间的、性的等各种维度,我们应该在“各个维度的相互交织中来研究主体”,并“重建我们的主体概念”[1](P470)[2](P514)[3](P411)(注:本文所引《知觉现象学》一书中的文字,以法文原本为依据,又参看了中文本和英文本。因此,文中同时列出了此书三种版本的页码,依次为法文本、中译本和英译本页码。);主体应该是一种肉身化的主体。由此出发,梅洛-庞蒂不仅批判了物理学的客观时间观念,也批判了柏格森和胡塞尔式的作为内在意识的时间观念。他认为,时间既不在事物或客观世界之中,也不在意识状态之中,而是产生于主体与事物的关系中,它是主体的一种生存维度。 客观世界没有时间,这是因为,在客观世界中只有永恒的现在,没有将来和过去。“将来和过去处在一种前存在和永恒遗存之中。”[1](P471)[2](P515)[3](P412)也就是说,客观世界过于充实,它完全被现在所占据,以至没有空隙让将来或过去进入其中。要使两者进入,就需要一个缝隙,需要一个能使坚实的事物虚无化的主体。这也是萨特,甚至胡塞尔的观点,但他们把这种使事物虚无化的能力单纯地归之于意识;而梅洛-庞蒂则把它转移到了我们的肉身存在上来。他认为,只要我在世界中存在,事实就不可能以其纯粹坚固的面目示现于我。因为事物向我的呈现必须以我“朝向客观世界的有限的视角”为前提,它不可能一下子把它的所有方面呈现于我,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整个事物包览于我的眼底。因而,显现给我的事物始终是有限的,也是敞开的。过去和将来的进入正是以这种事物向我的有限敞开和连续呈现为前提的。梅洛-庞蒂由此重新分析了时间是一条河流的著名隐喻。他认为在这一隐喻中,暗含了一个处在河流中或河流边观看的人。“当我说前天冰川融化形成的水流在目前流过时,我暗含了一个处在世界中的某个位置的目击者;我比较他看到的连续景象,他在那里目睹冰雪的融化,他顺流而下,或者两天以后,他在河边看到他在源头投下的木块流过。诸‘事件’是被一个在客观世界的时空整体中的有限观察者分割的。”[1](P470)[2](P514)[3](P411)但如果我们考虑事件本身,那么,冰雪的融化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结果就只是一个单一不变的存在,在其中没有事件的位置。“变化假定了我所处的和我从那里看到事情之展现的某个位置;如果没有目睹事件发生、其有限的视角是事件之个别性的基础的某个人,那么也就没有事件。时间必须以一种对时间的看法为前提。”[1](P470)[2](P514)[3](P411) 同样,梅洛-庞蒂认为,时间也不存在于意识中。这即是说,时间不是意识之内的对象。因为“作为一个意识的内在对象的时间是一种被夷平了的时间”,如同在客观世界中一样,它不再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过渡综合,而只是一系列的现在。“换言之,它根本不再是时间。”[1](P474)[2](P519)[3](P415)过去并不像大脑痕迹或某种身体结构那样沉淀在我们的身体、意识或无意识中,以至只要有某种神经冲动的启动就能打开它。记忆或某种保存下来的知觉,“至多只可能是让人想起过去的一个契机,而不是被人认识到的过去。”[1](P473)[2](P517)[3](P413)比如说,我眼前的桌子把我带到了过去,因为在这张桌子上留下了我的名字,留下了斑驳的墨水痕迹。但是,这些印迹本身不在过去,我也不是由它们推出过去。我之所以能从中想到过去的事件,“是因为我从别处得到了过去的意义(sens,即方向),是因为我在自身中带着这种意义(signification)。”[1](P472)[2](P517)[3](P413)可以说,是这种意义本身才使我与过去相遇。比如说,这些印迹直接唤醒了我过去的生活的欢乐与痛苦,唤醒了某一时期求学的艰难等等。自然,这种呈现的过去不是过去本身,而只能是透过现在的视点所看到的过去,就像“透过在卵石上流动的水所看到的卵石”。[1](P478)[2](P522)[3](P418)换言之,过去只有在与现在(或现在的事物)的关系中,才能呈现出来。对于将来也一样,我们不可能用意识内容构造出将来。“因为将来尚未存在,不能像过去那样在我们身体上烙下标记,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解释将来与现在的关系,只能通过类似于现在与过去的关系来解释它。”[1](P473)[2](P518)[3](P414)正如只有基于现在我们才能看到过去,将来也是通过现在而展现的。当我们说,我们展望或筹划一个将来时,首先要使将来这个方向(sens,即意义)向我们打开。由此,将来向我们涌来,它促迫着现在,取消着现在,就如当我们站在沙滩上时,脚下的沙子不断地被涌上的潮水卷走而使我们失重一样。因此,“将来不是在观察者的后面作准备的,而是在观察者的前面酝酿的,就像暴风雨是在地平线上出现的一样。”[1](P471)[2](P515)[3](P411)这也就是说,时间是从将来流向现在的,而现在又不断地转向过去而为将来腾出空间。这看起来与海德格尔的观点相似,但下面我们就会看到这两者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