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吠檀多主义哲学,是在近代宗教改革运动基础上兴起的一种新兴哲学思潮。它最初产生于19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吠檀多论是印度教六派正统哲学中最重要的一支,亦是印度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新吠檀多主义哲学就是在变革传统吠檀多论的基础上,大量汲取西方思想与科学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哲学流派。由于它既符合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因此对现代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新吠檀多主义哲学的兴起 19世纪初,以罗姆·摩罕·罗易为代表的一批宗教改革家掀起了印度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其实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改革家们意识到要振兴印度,就必须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和文化,废除印度教经院式的旧教育,采用西方的教育体制,把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因此,各个改革社团都大力兴办新式教育,开设各种中小学与女子学校,还创建了几所著名的大学,如加尔各答的印度学院、孟买的艾尔芬斯顿学院、拉合尔的达耶南陀—盎格罗吠陀学院等。在这些学校中,既用英语也用地方语进行教学,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随着新型教育的推广和各种报刊的创办,西方先进的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源源不断地传入印度。一批受过新式教育的印度青年知识分子,不仅了解到欧洲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民主的政治学说,而且学习到培根、洛克、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这些新的观念和方法使他们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他们重新审视和变革传统印度文化打下了思想基础。 吠檀多论是古代印度教六派哲学中最重要的一派。从8世纪商羯罗的宗教改革以后,其他哲学流派都降至次要地位,只有吠檀多不二论一枝独秀,在印度教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一直成为印度社会的主导思想。虽然这种哲学主张一元论,突出梵的至高地位,但是它却宣扬“世界虚幻”、“业报轮回”和“灵魂解脱”等学说,竭力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否定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鼓吹悲观厌世的思想。由于它在印度教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很大。它像一把精神枷锁牢固地束缚着广大印度教徒的头脑,使他们沉迷于逃离现实、甘心忍受的心态之中。19世纪末,一批受过新型教育的知识分子强烈地认识到,要想改革印度教,就必须改革印度教的精神支柱——吠檀多哲学,只有使吠檀多获得新生,印度教才能真正振兴。因此,以斯瓦米·维韦卡南达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哲学家,便打起了改革吠檀多的大旗。1899年,他创建了一个旨在革新吠檀多的组织——“吠檀多不二论书院”,从此拉开了新吠檀多哲学运动的序幕。 著名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1863—1902)是新吠檀多思想的首倡者。1884年他毕业于加尔各答中央学院。在大学期间,他就对西方哲学颇感兴趣,研究过黑格尔、康德、笛卡尔、斯宾塞等人的学说。毕业后,拜罗摩克里希那为导师,决心献身于印度教改革事业。1893年,他打破了传统印度教不许教徒出海远游的教规,赴美国芝加哥参加世界宗教大会。在美期间,被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聘为梵文和东方哲学讲师,并在美国各地发表了数十场有关印度宗教和吠檀多哲学的演讲,受到美国知识界的普遍欢迎。1896年,他在纽约首创“吠檀多研究会”,开始向美国传播吠檀多思想。此后,还访问了英国、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归国后,于1899年在喜马拉雅山麓建立了“吠檀多不二论书院”,宗旨是研究和改革吠檀多。主要著作有:《吠陀宗教的理想》、《吠檀多哲学》、《理性与宗教》、《业瑜伽》和《信瑜伽》等。 在改革吠檀多过程中,维韦卡南达批判了商羯罗的吠檀多论,汲取西方近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内容,重新阐释奥义书和古代吠檀多原理,创立了新吠檀多体系——“行动吠檀多”。自他以后,印度兴起了一个改革传统吠檀多哲学的运动。在这个思潮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和学说有奥罗宾多·高士的“整体吠檀多”、K.薄泰恰里耶的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吠檀多、薄伽万·达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吠檀多、S.拉达克里希南的“完整经验吠檀多”等等。新吠檀多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在继承印度传统文化的同时,大量摄取西方近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容,将东西方思想融会为一体。 二、主要学说与代表人物 从19世纪末至今,在新吠檀多思潮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新吠檀多学说。这些学说代表着古老传统哲学的革新,也代表着现代印度文明的基本走向。下面介绍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学说: 1、维韦卡南达的“行动吠檀多” 维韦卡南达反对古代吠檀多集大成者商羯罗的“世界幻相说”,但是他继承了传统吠檀多的基本原理,并且借用西方哲学的观点和方法重新解释这些原理。他认为,世界的最高本体是梵,又称之为“宇宙理性”。梵是一种纯粹存在,它没有属性、方位、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梵是整个宇宙的基础,世界上任何现象,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都是它的显现。梵显现为世界,是以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为媒介的。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就好像一面镜子,梵借助这面镜子的映射而表现为世界万物。世界是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组成的。他把精神方面称为“精神世界”,把物质方面称为“物质世界”。但他认为这两者不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都来源于最高本体——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