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应对加入WTO的重要步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环境分析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内部环境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过程。政府对利率的控制最终将会阻碍金融部门的发展,放开利率要求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要有充分的政策准备。否则,即使可以很容易地放开利率,但却会损害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因此,放开利率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内部环境。 1、宏观环境经济基本稳定,但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稳定存在隐患。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意见,只有在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并同时存在时,才可以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而我国财政赤字严重,2001年为1400亿元,2002年达到1600亿元。而且前现实中政府以企业名义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借贷也是有可观的数字。 2、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场主体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如:逐步统一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形成一个全国统一拆借市场利率。但商业化的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够完善。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良好的银行体系作保证,而我国的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加上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就可能造成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或改革后利率大幅度上扬,无法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 3、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不断提高,但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 4、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与结构弊端,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政府已将利率调到相当低的水平。即使通货膨胀率为零,实际利率也已低到很难刺激投资、促进消费的程度。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台湾、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中国加入WTO后,在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银行业又谈何容易在加入WTO后与外资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展开新一轮较量,不在改革中“创新”,就在竞争中“淘汰”,为适应这一开放形势,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势所必然。 从以上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中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在催促我国快速走向利率市场化,内部环境中也有相当的因素已经适合推行利率市场化,但仍有部分因素制约着利率市场化的实施。 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步骤地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推行 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一般资源相类似,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特殊资源,资金只有在市场定价的条件下,才能根据价格信号所反映的供求关系,实现自身及其所代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进而产生最佳效益。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有相当的基础。我国利率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9年,主要是调整利率水平;1990—1992年,主要是调整利率结构;1993年至今,主要是进行利率机制的改革,使利率成为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这些改革,实际上预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因此目前既是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时刻,也是推行利率市场化较好时机。一般来讲,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真正商业化的企业、完善的金融市场是一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从理论上说,为防范市场化后利率过度上升带来的各种风险,改革的最佳时机应是资金供应较为均衡、宏观经济形势较为稳定和通货膨胀较低的时候,而我国目前储蓄存款高达6万亿元,再如到2001年12月底,证券公司的保证金下调到3792亿元,2002年3月再一步下调到2831亿元,2002年5月微有回升,达4094亿元。这说明,我国资金短缺的问题并不象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严重。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直是看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发展,通货膨胀近年基本没有。因此,现在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是非常合适的。也是为我国加入“世贸”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环境,适应国际惯例的一个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