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政策的依据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项调节经济的措施。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是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就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而言,在上述四个终极目标中,促进充分就业以保持经济增长成为首要任务。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在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前提下,货币供量的变化决定着经济增长,抑或说,增加货币供量等于发挥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功能,以使央行充分利用货币政策更好地满足企业资金需要,积极促进经济发展。 在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中,国家通过货币投放,使货币供量与货币需量相适应,以使币值和物价基本稳定。但是,控制货币投放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增长的需求相矛盾,这是因为银行通过贷款,将货币注入流通过程,以增加货币供量,从而影响币值和物价的基本稳定,而要保持币值和物价的基本稳定,则要控制货币投放,但在物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币值与物价稳定则与充分就业形成悖论,因此增加货币供量可促进充分就业。 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为实现宏观经济指标服务的。通常情况下,在确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合理配合时,都得要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GDP总水平,进而影响GDP的构成,前者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后者有利于宏观经济总量的调整。此言不仅解释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原因,而且强调了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如何评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核心就是要对货币供量进行分析,因为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量由中央银行控制,它是一个由政府决策的自变量。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货币主义的掌门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货币供量的变化是货币推力最可靠的侧量标准,同时,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唯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调节。由此可见,政府应积极地采取干预行动,操纵整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和一定数量的通货膨胀,作为维持高水平的就业而付出的可接受的代价。 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走势分析 “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平,但其增长率却呈下滑趋势。GDP的增长由1996年的9. 6%下降到了1999年的7.1%,2000年的增长率达8.1%,2001年全年仅增长7.3%,全年各季的GDP增长速度呈减慢趋势。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再次出现回落,通货紧缩再次出现加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供量增幅偏低,2001年11月,广义货币(M2)余额为15.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增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增幅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为147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1~11月份,现金累计净投放127亿元,比上年同期少投放295亿元。 表一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率(1998~2001.11)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11月份统计报告)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M0、M1、M2的增长都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M1,前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只有12.3%,1~11月份降到11.4%,这是自1993年以来M1增长最慢的时期之一。自2001年二季度以来整个社会的货币供量呈下滑态势,这一现象已经完全不利于当前的经济增长。自2001年1月开始,M1/ M2(货币的流动性)又一次趋于下降,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这说明M1/M2呈紧缩状态。所以,目前我国货币供量的增幅偏低。 (二)贷款增幅不高。2001年10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多31770亿元。截止2001年10月末,该年金融机构存款新增额为16262亿元,而该年金融机构贷款新增额为9618亿元,二者相差6644亿元。大量的资金没有贷出去,说明投资下降,需求不旺。 表二货币流通速度(1995~20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卷。2000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季度统计公报) 由表二可知,自1995年以来,货币流通速度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交易货币需求下降,更多的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追逐储蓄,例如长期呈下降趋势的M2,因为M2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不想花的钱,这部分钱即成了居民储蓄。尽管多次降息,但2002年1月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经突破7.5万亿元人民币,7月份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