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金融全球化”是指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金融自由化和非规章化的结果。美国和英国在1979-1982年间率先采取了这种政策,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在后来的若干年内也相继采取了同样的政策。在各国封闭和孤立的货币体系的内部和外部阻隔被消除以后,一个世界金融空间便出现了。当然,金融自由化和非规章化并没有取消各国的金融体系。它们只是以“不充分”或“不完全”形式使其一体化并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有三个特征。首先它有明显的等级之分:美国的金融体系支配着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这是美元的地位以及美国的债券和股票市场的规模所决定的。各国(甚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内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竞争工具有二,一是货币;二是金融)并未消失,甚至被金融自由化和非规章化激活了。这一点恰恰说明了这个所谓全球化整体的第二个特点,即这个整体的各个监管和监督机构是无能为力和不负责任的。第三个特点是,各个市场(外汇交易市场、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等等)的统一是由金融交易者根据各市场不同程度的差别进行交易来实现的。 二、金融全球化的正效应 从根本上说,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势必要求资本要素也随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国际经验也表明,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相当大的,一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自由化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了世界银行业的发展。金融自由化对所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无论是借款者还是贷款人,都既形成了压力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 第二,人们普遍认为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金融信息更具公开性,能够更为准确,更为迅速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形成更为有效的价格信号体系。尤为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减少了产品间、银行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为接近最优化。随着各国日益敞开本国金融市场的大门,资本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如果不考虑时区划分,世界性金融市场应当说已经初具雏形。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使资源配置能够在世界范围得到改善。 第三,金融自由化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极大地推动了金融资本的形成,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为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提供了更灵活的经营手段。为商业银行在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选择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分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原本着眼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然而在传统的分业管理制度下,由于商业银行一方面囿于经营手段的匮乏,另一方面却面对国内外同业的竞争,安全性并未真正得到保障,银行破产倒闭现象依旧层出不穷。在分业管理制度逐步解除之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手段大量增加,从而有可能将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与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合理地搭配起来,使商业银行从原有的两难局面中解脱出来。 第四,为世界各国的投融资活动提供了便利。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遍存在着储蓄和外汇双重不足的情形,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而经济的迟滞反过来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牵制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被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称为“金融压抑”。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大量的外资涌入发展中国家进行套利,在客观上补充了这些国家的资本供给,弥补了其国内投资和对外贸易的两个缺口,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其在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的基础上有条件来实现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金融全球化的负效应 然而,金融自由化也并非尽善尽美,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年内,这场危机蔓延到了俄罗斯和巴西等拉美国家,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可见其危害之大。一般来说,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金融自由化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存在降低其效率的方面。如: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大量金融机构的出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此外,金融市场容量的扩张给银行带来了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银行降低成本的压力。 第二,金融自由化加大了客户和金融业自身的风险。利率和汇率管制的解除导致市场波动幅度剧增。解除分业管理制度实行商业银行全能化之后,商业银行大量涉足高风险的业务领域,风险资产明显增多。资本流动障碍的削减以及各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对外开放,加快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虽然从理论上讲,更为顺畅的资本流动有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在“半完善”市场条件下,游资的冲击有时也会造成巨大危害。 第三,高智能的金融犯罪加大金融业的风险。由于银行客户面对极端复杂的衍生工具、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可能产生银行员工的诈骗案件加大银行业自身风险。而与此同时,在竞争加剧的条件下,为了追求效益,追求利润的倾向,而放松了客户审查,客户违约率不断上升,银行遭到诈骗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第四,在实行金融自由化之后。尽管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赢利机会,但垄断地位的丧失和竞争的加剧、却又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率出现下降趋势。 上述情况都表明,金融自由化绝非有利无害。伴随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的动荡已经成为常态,这是金融全球化最不利的影响。国际金融的动荡,还将因资本流动的变动不定而产生巨大的波及效应和放大效应。一国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不稳定,通常都会通过日渐畅通的金融渠道迅速传递给所有关联国家。90年代以来爆发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尚未完全结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一次比一次打上更深刻的金融全球化烙印。更为严重的是:国际金融动荡及其迅速产生的波及效应,使得任何单个国家,甚或国际经济组织,在与市场力量相抗衡中均处于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