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0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了帷幕。两年多来,西部大开发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谱写了一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乐章。 实施西部大开发体现了“三个代表”要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70%以上,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是发展西部地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增强企业活力,培育商品和要素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是解放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并实现产业化,是推动西部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改变西部地区面貌,还为中部地区积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市场空间,是扩大国内需求、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全社会生产力不断攀登新台阶的重大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加强西部地区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需求;有利于吸取、继承和弘扬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公民;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西部地区与十几个国家接壤,人口占全国近30%,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多。推进西部大开发,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可以加快贫困和边远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可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增强民族团结,保持边疆长治久安。这一切不仅符合西部地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扎实工作,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 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两年多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多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市场开拓,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使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保持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在西部大开发中,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事关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工程开始试点。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发展,西部开发科技行动、信息化建设等工程加快实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能源业和矿业、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在西部大开发中,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职业教育和高校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高了边远地区、农村山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和电影放映水平。实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文物抢救性保护设施建设、基层图书馆和文化馆建设等项目,加强了西部地区文物保护和农村文化服务。建设血站和血液中心、贫困县医院、乡卫生院、县防疫站、县卫生保健站、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改善了西部地区农村卫生服务条件。 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实际利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注意抓紧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另一方面注意抓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加强人畜饮水、贫困县公路、油路到县、通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的建设,使西部地区2亿多农民直接受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既坚持实现生态目标,又认真考虑群众生计和地方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吃饭、烧柴、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较好地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西部地区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了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实际利益,中部和东部地区人民也从开拓市场的机遇中获得收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并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