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28(2003)03-0351-05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并具有长期指导意义 的文化纲领,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只 注意了这一文化纲领的三维性,而忽视了这一文化纲领早期提出时的四维性,并由这种 四维性变为三维性、而后又回到四维性的历史变化。 由来:四维文化纲领的最早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比较全面地也是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是中国共产 党重要领导人和著名理论家张闻天,他是党内长期参与领导党的文化工作和理论宣传教 育工作的领导人。长期的文化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实践,使张闻天积累了比较丰 富的指导文化工作的经验。抗战初期,张闻天就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工作 问题的党内指示,诸如《发展文化运动》、《正确处理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问题》、《 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这些讲话和指示,成为这一时期指导党的文化工作的重要文 件,张闻天也成为这一时期党内关于文化工作的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导人。 1940年1月5日,张闻天在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的题为《抗 日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的报告中,首次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做了 较为全面的概括和表述。他指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必须是为抗战建国服务的文化。 要完成这个任务,它必须是:民族的,即抗日第一,反帝、反抗民族压迫,主张民族独 立与解放,提倡民族的自信心,正确把握民族的实际与特点的文化;民主的,即反封建 、反专制、反独裁、反压迫人民自由的思想习惯与制度。主张民主自由、民主政治、民 主生活与民主作风的文化;科学的,即反对武断、迷信、愚昧、无知,拥护科学真理, 把真理当做自己实践的指南,提倡真能把握真理的科学与科学的思想,养成科学的生活 与科学的工作方法的文化;大众的,即反对拥护少数特权者压迫剥削大多数人、愚弄欺 骗大多数人,使大多数人永远陷于黑暗与痛苦的贵族的特权者的文化,而主张代表大多 数人民利益的、大众的、平民的文化,主张文化为大众所有,主张文化普及于大众而又 提高大众”[1](第252-253页)。张闻天的上述论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 纲领最早的四维分析,即“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由于这一分析和概括是 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的要求提出的,因此,它已具有了行动纲领的意义。但由于这 一分析还没有在理论上与新民主主义理论有机融合起来,因此,它还不能正式称做新民 主主义文化的纲领。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方向来说,它揭示了中国新型文化的基 本特征和基本走向,因此,这一分析和概括,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纲 领和指导原则的分析基础。 20世纪40年代初,党的理论家张闻天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和指导原则的初步提出和 理论概括不是偶然的。它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丰富实践和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 的迫切要求以及张闻天发挥理论创造性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第一,“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丰富实践,为提炼和概括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和 确定新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这一 运动所具有的革命性质,不断地将新文化的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向文化运动的 前台。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左翼文坛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世纪 30年代末,左翼文化界又围绕“民族化”以及文艺的“民族形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些有益的建设性的讨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在争论中各种观点的 相互展开,也为正确认识中国新文化的特征和性质提供了重要借鉴。“民主”和“科学 ”是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也是“五四”以来文化运动的优良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 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进 行了科学的提炼和升华,对“民主”和“科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新的界定,从而为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抗战以来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 后,日本帝国主义为达到灭亡中国之目的,在中国加紧实施奴化运动与奴化政策,他们 “用武力毁灭与强占中国的文化机关与学校,焚毁与取缔中国革命的图书、文献、报章 、杂志,屠杀与监视爱国的文化人与青年知识分子”[2](第787页),“直接由日本文化 浪人与经过汉奸文化人宣扬其奴化理论”[2](第788页),在它的占领区,建立奴化教育 的统治机构与制度,“收买、欺骗、引诱、麻醉与强迫文化人与青年知识分子为其服务 ”,“利用与提倡中国的买办性的封建主义的旧文化、旧道德、旧制度”[3](第788页) 。帝国主义的奴化政策,使中华民族面临文化生存的挑战。 同时,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因此它的文化带有浓厚的买办性和 封建性的特点,即“对外善于投降妥协,含垢忍辱,逆来顺受,唾面自干,打了耳光赔 笑脸。十足的洋奴气。则对列强充满恐怖心、依赖心、侥幸心,缺乏民族的自尊心与自 信心”[2](第791页),“对内是封建主义的。提倡封建的旧道德、旧思想、旧制度,主 张复古、尊孔、读经、保存‘国粹’。颂扬独裁专制,反对民主”;是“反科学的。提 倡迷信、愚昧、无知、独断、盲从。提倡唯心主义,反对唯物主义。有意曲解事件真相 ,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2](第770页);是“反大众的。提倡反对大众、远离大众、拥 护少数独裁者特权利益的贵族文化,反对解放大众、接近大众的平民文化”[2](第790 页)。因此,抗战以来新文化的目的,“是要在文化上、思想意识上动员全国人民为抗 战建国而奋斗,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7](第788 页)。正是这种历史的要求,必须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特征做出科学的分析,为建构新 型文化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张闻天在积累了丰富的指导党的文化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做了大量理论创造性工作。这些不但为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也为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提炼、概括与阐述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