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96(2002)04-0055-03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略方针是“持久战”,而对于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过去多认为是“速胜论”,其实不符合实际。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叫“持久战”或“持久消耗”。两种抗日战略方针,有很多相同相似之处,但又有许多不同。本文拟对二者作一初步比较。 一、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不是“速胜论”,是“持久战”或“持久消耗” 长期以来,史学界多认为,在抗战初期,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内的亲日派是亡国论者,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则是速胜论者,而毛泽东则提出了正确的抗日战略方针——持久战理论。这种观点为绝大多数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材所接受。如原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的《中国革命史》在论述持久战理论时,开首即写道:“抗战开始后,全国人民都盼望抗战的胜利,但抗战能不能胜利,以及怎样才能胜利,战争的进程会是怎样,是许多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内的亲日派,以中国武器不如日本为由,鼓吹中国‘战必败,再战必亡’的亡国论;以蒋介石集团为首的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外国援助上,宣扬‘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形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的速胜论。”由于蒋介石集团是国民党内的当权派,说蒋介石集团是速胜论者,自然是说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即是速胜论。诚然,当时国民党内及广大民众中,确实存在速胜论者,他们往往是一些爱国志士,为了反驳亡国论,便找了些中国可以取胜的理由,但有时话说过了头,成了速胜论。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谈了亡国论后,紧接着说:“某些性急的朋友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力气”[1](P407)。当时的速胜论者不仅存在于国民党内、一般民众中,甚至共产党内也存在。在抗日战争的头半年内,党内有些人觉得日本不值一打。其根据并不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力量很大(他们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民众有组织的力量在当时还是很小的),而是因为国民党抗日了,他们感觉国民党有很大的力量,可以配合共产党有效地打击日本。 当时尽管存在速胜论,但并没占主导地位,蒋介石等人虽然把抗战的胜利较多地寄托在外国援助上,但并没有因此把速胜论定位战略方针,其抗日战略方针仍为“持久战”或“持久消耗”。毛泽东本人就说过蒋介石并非速胜论者。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说:“抗战初期之时,许多人不从敌我力量基本上的对比出发,而从若干一时的与表面的现象出发,设想战争不久就可解决,速胜思想笼罩一时,然而蒋委员长在去年双十节即明白指出:‘此次抗战,非一年半载可了,必经非常之困苦与艰难始可获得最后之胜利’”[2](P187)。 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述。大本营训令称“持久战”。1937年8月20日,大本营发布第一号至第四号训令,其第一号称:“大本营对于作战指导,以达成持久战为基本主旨”;第二号训令称:“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之基本主旨”[3](P1)。但在许多场合,则表述为“持久消耗”。1937年8月7日晚开始,国民党连续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会议在蒋介石主持下,讨论了《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制定了“抗战到底,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的方针,强调“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在此原则下,“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战力,侍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以达到最后胜利”[3](P11)。这期间,蒋介石等国民党要人也反复阐述“持久消耗战略”的道理,告诫部下:“对日作战,不经十年八年的艰苦,不会成功”[4](P126)。南京失守后,蒋介石连续召开军事会议,检讨前期抗战的得失,确定以后作战方针,并对“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方针做出具体解释。他说:“我们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一种夺得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5](P1131)。 当然,在国民党内,确实有人持速胜论观点,但并未占主导地位。蒋介石在个别场合也表达过类似速胜论的观点,但并不代表其一贯观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不在于独持或首先提出了持久战的观点,而在于对持久战的观点做出了透彻的理论分析,找出了持久战的客观依据及进行持久战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正是在这些有关持久战的具体问题上,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尽管和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有着某些相同相似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却都显得逊色,从而更显出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重大贡献。 二、国共两党持久抗日战略方针的异同 国共两党的抗日战略方针都是持久战,二者之间有很多相同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差异。国民党的抗战方针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在许多方面都显得逊色。下面笔者从对抗日战争发展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对抗日战争发展阶段的认识及进行持久战的措施三方面加以比较。 (一)国共两党在对抗日战争发展客观规律性认识上的差别 为什么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呢?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1](P415)。由此出发,构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抗日战争就是中日双方这些特点的比赛。敌强我弱的特点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其它三个特点,特别是中国处在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时代,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有了无产阶级,有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有了已经觉悟和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这就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毛泽东把持久战的结论放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说明速胜论和亡国论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