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中国走上了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经济史的角度做初步探讨。 一、各种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 1949-1952年间,中国经济生活中,政府与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共同发挥着作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现实状况。但随着三大改造的进程,市场经济的比重逐渐降低直至被完全排斥。 (1)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 建国前后,根据当时新民主主义政策的主张,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将与社会主义工商业长期共存。但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工业经济中多种成份并存的局面越来越不相适应。从1954年起,国家把许多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逐步纳入公私合营的范围,投资并对其进行扩建、改建。对中小私营企业则通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整个行业进行改组,形成新企业。1956年初,从北京开始,随后遍及其他城市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随着每个企业单独进行盈利分配变为统一分配盈利的定息制度,原来的企业所有者便失去了管理企业的权利,企业事实上成为国营经济。1956年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5%,公私合营工业产值占32.5%,私人工业几乎全部消失。(注: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不包括手工业) 单位:%
(2)商业中各经济类型比重的变化 从商业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1950年私营商业占据绝对优势,到1952年,私营和国营商业大致各占一半,但到1953年底,统购统销开始,国营及供销合作社商业已在批发中占69%左右,市场出现萎缩。1954年以后,批发待业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已占了90%,私营在商业中的地位已经无足轻重了。 零售商业中各经济类型比重的变化 单位:% 时间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批发商业企业 国营商业23.2 33.4 60.5 66.3 83.8 82.2 82.0 71.5 供销合作社 0.6 1.0 2.7 2.9 5.5 12.6 15.2 23.8 国家资本主义 及合作化商业 0.1 0.2 0.5 0.5 0.5 0.8 2.7 4.6 私营商业 55.8 65.4 36.3 30.3 10.2 4.4 0.1 0.1 零售商业企业 及供销合作社 14.9 24.4 42.6 49.7 69.0 67.6 68.3 65.7 国营资本主义 及合化商业 0.1 0.1 0.2 0.4 5.4 14.6 27.5 31.6 私营商业85.0 75.5 57.2 49.9 25.6 17.8 4.2 2.7 数据来源:朱建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9、82页;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57、78、79、88页。 (3)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状况 在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的1952年,参加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9.9%,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只占总农户的0.1%,且全部为初级社,以后农业集体化虽然有所发展,但直到1955年,农业生产互助组仍然是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主要形式,50.7%的农户参加互助组,只有14.2%的农户参加初级社。当时毛泽东估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部完成大约要到1960年以后,但1956年一年内这个任务就完成了,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从1955年底的14.2%,增加到1956年初的80.3%,并进而增加到该年年底的96.3%。同时,高级社迅速发展,参加的农户从1956年初的30.7%,增加到年底的87.8%。(注: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6页。) 农业合作化的发展状况 单位:% 时间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高级社 —————— 87.8 96.2 初级社 ——0.1 0.2 2.0 14.2 8.5 1.3 互助组 10.7 19.2 39.9 39.3 58.3 50.7—— 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状况 单位:% 时间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