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425(2003)04-0036-04 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大师”的缺席和“经典”的匮乏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造成这种“不争事实”的原因,评论家吴炫先生诊断出的结论是“思想的贫困”、“穿越意识的淡薄”。而我的结论则是“小农意识”太重,“小资情调”太浓,“贵族精神”阙如。而无论“小农意识”、“市民气质”还是“贵族精神”都与出身有关,都与家族、血缘有关。也就是说,对中国当代作家的生存境界作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生物学分析还是必要的。出身虽不能决定人的一切,但一些根深蒂固的关乎人性的东西,也并不是在后天的短时间内就能修炼成的(比如道德和文化)。血缘、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几乎是多位一体的,我们之所以不承认或不敢承认这一点,多半是因为我们本身大都就生长在一个平均主义思想极为严重的小农经济社会中,对贵族的仇视不但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共鸣性,很难超越自己的出身去接受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 一、小农意识 “小农意识”太重,这是影响中国当代作家走向“大师”境界的第一堵墙。所谓小农意识,是指根植于小农经济土壤之上的一种极容易满足现状的思维观念。封闭性、保守性和狭隘性是其显著特征。中国当代作家——无论是意识里还是潜意识里——普遍地具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即便是被看好可以靠拢“大师”的几位也是这样。这是妨碍他们走向“大师”境界的几乎无法根除的痼疾,是一种先天性的存在。 贾平凹的出身之地是关中奇穷的商州,其出身之家虽然是有点文墨(其父是小学教师),但仍然没有超越贫穷。如此的出身,如此的处境,却没有使贾平凹产生一丁点批判意识,相反“土”与“穷”、“原始”和“丑陋”却成了其反复渲染甚至炫耀的审美对象。对真正“粗”、“俗”的咀嚼和品咂,对纯粹“野”、“蛮”的眷顾和留恋,对所谓“淳”、“朴”的把玩和欣赏可谓深入骨髓。贾氏这种对“故土”的一腔深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一个真正有出息的文艺家而言,决不能让这种“深情”老是感动自己,他应当提防这种“深情”会不会成为他抵达至高境界的障碍。《废都》中的庄之蝶虽然不能简单机械地等同于贾平凹,但庄之蝶的人生历程活脱脱是一个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打入了城市,步入了社会上层,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的贾平凹;书中虽未明显写到庄之蝶的出身,但我敢断言,这种没有一丁点道德底线约束的“放荡”,绝不是一个道德和文明的因子已渗入骨髓的高贵者所为。 中国当代作家“小农意识”太重的原因是很显然的。第一,出身使然。中国当代作家绝大部分都是出自贫寒的农家,正所谓“根正苗红”。在中国这样一个向来都是以农业立国的社会里,“贵族”本来就是稀有之物,“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是“极少数”、“一小撮”,再加之一次次的军事暴力冲闯,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消灭了“贵族”产生的土壤。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士大夫文化”被彻底地扫荡进历史的垃圾箱,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文化”。是的,“苦中苦”固然砥砺出了不少“人上人”,但“出身贫寒”给人所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估量的,尤其是在幼年,尤其是在灵魂深处。对那些经历了“十年寒窗”,身心俱疲地走向“天子堂”的“田舍郎”们,单单是经由后天习得的道德和文化水准,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估计过高的。因为,十年的痛苦熬煎足以彻底败坏一个读书青年的全部朴素本质。第二,政治文化的推波助澜。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中国大陆的文艺界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共和国的成立更是使这种“变化”变本加厉。所谓“十七年文学”都剩些什么?我想毋庸我在此多嘴饶舌。在一个把诸如高玉宝、赵树理、浩然等作为典型推崇的文坛上,文学艺术的水准也就可想而知。一个非常明显的例证是当1970年代“朦胧诗”“崛起”的时候,那么多的中国作家、评论家竟因“懂”与“不懂”展开了笔战。在这种政治文化对“小农意识”的极端推崇、导引下,《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创业史》、《艳阳天》式的作品堂皇地走进了文学史,成了“红色经典”。第三,对“经典”的“误识”与“误读”。中国当代创作力旺盛的中青年作家崛起的时候,正是饥渴的中国文化思想界大规模引进所谓西方“经典”的时候,且不说译介者本身的水平直接限制着他们对“经典”的认识水平,单单从接受者来看,大都对“经典”存在着极大的误读。张贤亮之于陀斯妥耶夫斯基,莫言之于福克纳,寻根作家之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他们大都停留在形似的境界,神似都没有达到,更遑论什么超越了。比如莫言的“嗜痂成癖”,“嗜酷成病”,实在没有什么更深层的意义可供诠释。在这一点上他连比他小几岁的余华都不如。对西方“经典”的误读似乎还可以理解,毕竟隔了一层,但对本土“经典”也会误读,则似乎有点不应该。比如“二张”对鲁迅的误读。老实说,中国当代作家大都不缺少才华,只是渗透于血缘的“小农意识”使他们很难走向“大师”的境界。什么时候中国当代作家能告别刘姥姥,什么时候中国当代作家也就向“大师”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