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断裂的文本 《生死场》自诞生以来,读者对它的接受跟作品本身一直有某种距离。我在读萧红时深深感觉到了这一点。为什么人家阐释的《生死场》跟我感受中的《生死场》不一样呢? 我们都知道,现代文学这个学科是1949年以后在现代文化史和现代革命史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很大程度上被用来阐释现代革命的合理性,阐释新一代政权的合法性。在建构学科理念和体系上,在作家的取舍和评价上,在每一部具体作品的阐释上,都难免带有这种比较功利的眼光。比如某些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但在建构现代文学这门学科时,人们对他或者批判,或者回避,或者歪曲,这样就使他们在教科书上的面貌与他在文学史上本来所具有的面貌相距甚远。许多作家就这样在文学教科书中和读书界沉浮不定。不光作家有这样的命运,一些作品也经历了这样的起落。《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可以说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呼兰河传》在上世纪40年代刚诞生时,没有多大反响,80年代却备受欢迎。《生死场》刚刚问世就名噪一时,后来一直被看作抗战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受到称道。当这种定位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时,就逐步受到冷落。 《生死场》写于1934年。萧红20来岁在哈尔滨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人大约半年之内占领了东北全境,萧红他们作为难民离开东北往内地跑。1934年萧红和她的伴侣萧军来到青岛,萧军在这里写《八月的乡村》。《八月的乡村》是直接写抗战活动的小说,萧红在这里写《生死场》。两本书写完之后就寄给了鲁迅。鲁迅看了很欣赏,经过不太长的周折就帮他们在上海出版了。书出版的时候,萧红萧军已经到了上海。“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社会抗日情绪非常强,不太夸张地说,全国都在关注东北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大家把注重点都集中到了作者的独特身份(东北人)、作品的独特地域(东北)和独特情绪氛围(抗日)上,两部小说都被定位为抗日小说,两位年轻的作者一下子名声大震、享誉全国。《生死场》就以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传播。这是《生死场》刚诞生时文学界读书界对它接受的角度——认定它是一部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生活的小说。 鲁迅为《生死场》写序的时候,日本人在关内一些地区也已经咄咄逼人,鲁迅还到租界去躲过日本人的枪炮。鲁迅写序就是从抗日角度写的,读者就更有理由从抗战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 一直到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中国一家出版社重新出版《生死场》,请萧军为《生死场》写序交待一些有关情况,萧军于是写了一篇出版前记。他把《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放在一起,说这两部小说都是为了反映在日本人占领东北之后,东北人民坚强的生活和愤怒的抗争。他这个阐释也是比较权威的,对读者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现在流行于高校的现代文学史教材,把《生死场》放到左翼文学运动的后期来讨论。左翼后期的文学主张和文学作品有两个主要的内容:一个是反映民族内部关系的阶级压迫问题,写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和反抗压迫的阶级要求;二是当时共产党有意识地积极谈论抗日,于是左联号召作家强化抗日舆论。今天的学者在这样的框架中讨论《生死场》,自然也是比较多地看到它与抗战的关系。 可是我读《生死场》的时候,感觉不是这样。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从抗日角度来阐释《生死场》虽然有合理的一面,但是第一,这显然是不全面的;第二,可能有很大程度的歪曲。我认为《生死场》主要不在于写抗战。《生死场》一共七八万字,如果看成八万字的话,前面的三分之二大约五万多字内容与抗战毫无关系。“九一八”之前的十来年,约1921年前后,这个时期东北两个村庄的老百姓是怎么样过日子的,怎么样地生病,怎么样病了没钱看医生,怎么样地死亡,怎么样贫穷得养不起孩子只能把孩子摔死……全是写的这种东西。简单来说,就是写生民的生、老、病、死,这体现了萧红最深切的人生感触。 写过这些东西之后,小说怎么收住呢? 萧红作为一个难民逃到了关内,回望备受日寇蹂躏的故乡和比平时更加苦难深重的父老乡亲,她很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应该担负起某种与时局有关的责任,对日本侵略者进行谴责和控诉,表达一个具有亡国之忧的人收回故土的愿望。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萧红把《生死场》的后三分之一尽力向抗日的方向上扭,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萧红在学习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受到萧军、舒群、金剑啸这几个人的影响。舒群、金剑啸都是共产党员,萧军也是左翼倾向很明显的人。他们的影响也会使得萧红的创作有时候主动向左联的文学主张靠近。于是我们看到,她笔下的这帮普通老百姓,他们生老病死的过程突然发生了某种变化,日本人占据村庄以后,他们的生活便多了一个内容:反抗日本人。这样,在小说前三分之二和后三分之一之间,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 作者其实意识到了这种内容的断裂。铺写了生存意义上的生老病死之后,她知道转到抗日主题上十分不容易,对读者缺乏说服力。于是她费尽心机,用了两章来过渡,而这两章并没什么具体内容。第九章还在写生老病死,第十章的名字叫《十年》,只有大约两百字,努力在做过渡,她说:“十年过去了,老百姓还是那样生老病死,就这样过了十年。”到了第十一章,名叫《年盘转动了》,字数更少。这一章总共只有四行,才几十个字,用于承前启后。全文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