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3)05-0010-05 众所周知,从历史的角度看,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有四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93 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7月 7日的“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13日的“八·一三淞沪抗战”。由于“七·七 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因此,国内绝大多数的专著和文学史都把对上海抗日 战争时期的文学研究时间起始点定于1937年。 事实上,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文化界人士就开始以各种形式反映中国人 民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揭露帝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1932年初那场气壮 山河的第十九路军痛击日军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更是被作家尤其是上海的作家们 大书特书。因此,1937年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之前的抗战文学,不仅应是整个抗战文学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它对进入全面抗战之后的抗战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对这 一重要阶段的研究,却因历史时间段的划分而忽略了。 由于1937年7月7日,中华民族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因此,我们对比地把这之前称为 局部抗战时期。研究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抗战文学,目的是为了完成上海抗战文学研究 的全貌。本文首先研究局部抗战时期上海的报告文学。 一、局部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的厘定 1.局部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研究范围的界定 (1)研究形式的界定 局部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没有统一、规范、成熟的文体形式, 凡是真实地反映当时人们愿意了解的社会事件、并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作品,一般都 被纳入报告文学的范畴。如对现实有关事件的报导,纪实,通讯,日记,回忆录,书信 ,游记等等。 从创作实况来看,对报告文学认识的模糊性和理解的宽泛化是这个时期的明显现象。 比如诞生于1932年4月的中国第一部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直接迅速 从各个角度反映“一·二八淞沪抗战”并直接以报告文学命名的,但其中有不少作品都 只是千字文似的通讯,某一片段的简略散记,某一场面的粗浅描绘。另外,在这些作品 的篇末,大都表明了第一次登载的报刊名,虽然很多都没有作者署名,但从口吻看,有 的是战地记者实地的采访录,有的是士兵在战场上的亲历记录,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还 有亲自参加指挥了这场战役的翁照垣将军对当夜战事的回忆录。这说明当时大家对报告 文学这个文种的概念理解是宽泛的。事实上,即便到了已经能出现象《包身工》这样成 熟的报告文学作品的1936年,在茅盾主编的大型报告文学集《中国一日》中,仍然“几 乎包含尽了所有的文学上的体式。这里有短篇小说,有报告文学,有小品文,有日记, 信札,游记,速写,印象记,也有短剧。”[1]显然这是一种把报告文学过分宽泛化的 做法,但这一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对报告文学的理解。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本来并没有报告文学这个文种。在文学领域中,报告文 学属于年轻的文体,它诞生于城市发达,报业成为主要大众传媒工具的近代工业时期。 从世界文学范围看,报告文学首先出现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30年代经由上海左翼文学的宣传翻译介绍进入中国,并因带上了当时中国左翼文学的 特点而变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报告文学”。这个特色就是:报告的形式可以是短小 的,随意的,多样的;而报告的内容必须是与火热的现实密切结合的,报告文学的目的 更是明确的,那就是要通过报告,让大众掌握文学,使文学不只被少数的有权阶层和知 识阶层所享用。正如1930年8月4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 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所称:“从猛烈的阶级斗争当中,自兵战的罢工斗争 中,如火如荼的乡村斗争当中,经过平民夜校,经过工厂小报,壁报,经过种种煽动宣 传的工作,创造我们的报告文学(Reportage)吧!”以今天的文体标准评价20世纪30年代 的报告文学,它们中的不少作品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报告文学,但是在当时,自有其存 在的理由。 (2)研究时间的界定 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报告文学从时间上讲,主要是指从1931年“ 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这6年多的时间中所刊登发表的各种真 实反映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揭露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 来的深重灾难的纪实性文章。它们既有直接对战事的记录,也有对战争的间接见闻与感 触;既有直接反映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与痛苦,也有间 接表现伴随侵略者武装掠夺后对经济、文化的大肆掠夺和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 和精神的双重压迫;既有发生在上海的抗日血战,也有爆发在全国的“一二·九运动” 。 (3)研究对象的界定 20世纪20年代,上海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 经济的飞速繁荣,也为文化的兴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比如作为近代城市 文明发达标志的传媒,报刊业、出版业在上海的发展就超过了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 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当时的上海形成了颇为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到了30年代,随着原 来居住在外地作家的纷纷南下移居上海,上海逐渐成为从事文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当带 有世界潮流的左翼文学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主体,并在上海运用现代传媒进行大规模 宣传鼓动的时候,被视为带有浓厚旧派文学倾向的城市通俗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并仍然拥 有大量的市民读者。至此,以这两大潮流为代表的上海文学夹裹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文学 流派,五光十色,精彩纷呈,促成了30年代上海文学的极度繁荣。据陈青生在《抗战时 期的上海文学》中的统计,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上海长年出版的各种文学期 刊杂志不下百余种,累计更达数百近千,远居全国之冠。至于常年发表的各种文学作品 和出版的各种文学书籍,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因此,当时的文学出版有这样一种现象 ,即当时生活在上海的作家的作品自然是在上海出版,而一般不生活在上海的作家的作 品也拿到上海刊登出版,其中有的是生活在外地,把稿子投寄到上海,有的则是生活在 外地,把上海视为心中的文学圣地,来到上海并随身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另外那些曾经 生活在上海,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上海的作家,也仍把在外所写的文章放到上海来刊登出 版。所以,局部抗战时期上海的报告文学研究应当把凡是在上海出版的,反映中国人民 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揭露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的 纪实性文章,都列入研究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