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3)04-0101-07 一 就一般意义而言,流浪是对无固定居住场所、无固定谋生方式的生存境遇的通称,是 在结构相对严整的社会中,某一个体出于某种原因或为了某个目的,脱离生存单位或组 织,背离社会规范或准则,选择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独立生活方式。流浪这种行为方式自 古就有,并经常被视为影响社会平稳的不安定因素而受到贬损甚至打击,无法得到社会 主流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认可。它犹如化学结构中围绕原子核运转的外层电子,最易离开 原来的位置而促成新结构模式的产生。事实上,流浪现象与时代的更迭、文化的变迁有 着内在的关联,特别是在新旧文化交替之际,流浪现象日渐增多。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 ,文明的变异日趋显著,流浪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并逐渐地由个体行为现象上升为普遍 的精神现象,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命体验。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1)漂泊感。流浪者 生命形式存在于路途上,流浪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的生存境况,这使 流浪者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短暂易逝和飘忽不定。(2)边缘感。流浪者选择了迥异于群 体规范的生活方式,这注定了他们与社会或团体主流的不一致,注定了他们远离群居生 活、社会中心和主流话语。相对于稳定的社会生活方式,他们的自我放逐造就了心灵边 缘化的态势。(3)孤独感。边缘的感受使流浪者在反观尘世时与世俗形同陌路,缺少与 社会中心的情感共鸣和理解,他们自觉地被漠视,同时也漠视他人,特定的思维方式阻 隔了他们与群体的沟通。 五四文学为流浪者展现其生命形态提供了表演舞台。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五 四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加快了中国向现代文明转换的步伐。经历了文化裂变 后,具有敏感气质和明锐洞察力的知识分子已然深刻地感受到,原有社会规范中的思想 观念体系已经无法对变化了的文化现象加以评点,文化的无根感促使他们去追寻新的价 值取向,确立新的意义体系;但是,他们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建构起适合新秩序的、能指 导人们立身行事的价值标准,茫然、无措、不安、困惑侵扰着他们,试图逃离群体、疏 离中心、对抗规范和进行自我放逐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五四时期的作家们不约而同地 将有着此类心态的人群和此类人群的心态在作品中展现了出来。流浪是体验生命的方式 ,有着贴近天地的便利,有着遥思冥想的自由,许多作家选择这样古老却可靠的方式来 探究宇宙和生命意义,寻找人生答案,由此,流浪也就成为五四文学中一个瞩目的主题 。郁达夫以其感伤浪漫诉说着流落在异国他乡的青年知识者的苦闷和辛酸;田汉以一系 列精神漂泊者的形象表达了对艺术和爱情的追求;鲁迅以不断前行的“过客”形象反映 了对精神路途的迷茫和探求……流浪作为一种精神气质、一种文化心理,表达了求索的 痛苦和徘徊,直接影响了在五四这一特殊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青年的心灵世界。 柔石作为直接承受五四精神文化洗礼的青年作家,他创作中的精神流浪现象首先来自 于时代氛围的濡染。五四带来的“文化地震”对柔石产生了极大的诱惑,他曾因退学回 家而变得心情郁闷,“那时的柔石,有着少年人的勇气和豪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向 往”[1](p.7);他在日记中也多次提到了要到海外去的意愿,无奈囿于生活的压力而无 法成行。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了五四时代青年的共同情怀,社会没有提供现成的人 生答案,寻找答案本身显示了勇气,也饱含了寻找的茫然和痛苦。面对现代文明带来的 社会变化和观念更迭,柔石的心灵产生了激烈的动荡,他不断地感到困惑、压抑、焦虑 、无助,他在小说中以精神流浪的方式刻画了生命的律动,描摹了心路的变迁。 长期漂泊的生活也加深了柔石的流浪意识。家境的困窘、生活的困顿、现实的困惑, 使柔石不得不一次次地屈就于生存的需要,过着辗转迁移的生活。他在杭州求过学,在 北京读过书,回家乡当过小学老师,做过中学校长,后又被迫离家避难上海,从来没有 稳定的生活。他深知生存的欲求与灵魂的孤独交织在一起的流浪感受:“我又漂流至此 了!为食物所诱引,物质的势力的侵入,左右其存在目的的东和西,使其生活之变态。 人类呀!你不过是一只没翅膀而飞行觅物的禽类罢!太苦了!消失了真正的主宰力。”[2] (p.95)无法寄托自己挣扎的灵魂,四处飘零,这就是柔石真实的生存状态,也是他真切 的内心感受,同时也是柔石对生活和思想作出的深刻反思。 二 五四时期,人们普遍地感受到社会变迁带来的困惑,并产生了摆脱困惑的要求。“我 们的生命之船是在一条永远不断流淌的河流之上航行的”[3](pp.46-47),“生命是一 种处于盲目而又有秩序的不断流变之中的不可抑制的永恒冲动”[4](p.33)。现代社会 中,主体与环境间的和谐圆融已经不存在,人们注定无法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只能在 浊世中接受灵魂漂泊的命运。中国现代文学中大量流浪形象的出现,代表了人们对理想 幻灭、信仰迷失的现代人命运的直观认识,也打破了古典小说原来完整、稳定、统一的 人物形象塑造方式。支离破碎、荒谬不经而又不可捉摸的现代性的切身体验,从流浪这 一具体的行为方式上得到了验证。当时的许多作家选择了流浪这种方式来展示生命流动 ,传达对人类存在的思考。从“流浪文学”形成的动因来看,存在着两大倾向:摆脱物 质困窘的流浪和解除精神困惑的流浪。前一倾向的流浪原因主要来自于生存的压力,流 浪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流浪者是在为讨生活而奔波。这类人物形象承受的强大 的生存压力决定了他们只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流浪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成了 他们的身份标记,他们渴望有安定的家园,有精神的依托,在流浪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对 人生意义与价值进行思索。但是,作家更多的却是着力描述他们的行踪和生活际遇,如 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艾芜的《南行记》和钱钟书的《围城》;后一倾向的流浪来 自于精神意义的危机,来自于价值追寻的茫然。现代文明的人生荒原感受,使人们更主 动地选择了流浪生活。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着各种不确定的因 素,面对真实情境与理想预设的无法和谐统一,许多知识分子感到缺少社会归属感和文 化认同感,他们自我认定为边缘人,在无休止的运动中找寻价值建构和意义体系,郁达 夫的行旅小说、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无名氏书稿》等作品中的形象,都在为寻 求信仰而体验着生命在旅途中的种种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