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中叶到40年代末,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胡愈之、周予同 、匡互生、朱光潜、顾均正、宋云彬、方光焘、刘熏宇、刘叔琴等一批江浙籍的文研会 作家和立达学会会员,以相近的文化背景、文化气质、文化倾向和审美趣味自然聚集在 一起,依托《我们》、《立达》、《一般》、《中学生》等杂志和我们社、立达学会、 开明书店等机构,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以其稳健而稳定的文化倾 向和文化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可称为“开明派”的文化流派。就 此基本观点笔者曾从活动范围和基本特征的角度对这一文化流派进行了初步界定。(注 :详见姜建:《一个独特的文学文化流派——“开明派”论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本文将从构成要素和生存形态的角度对这一文化流派作进一步的界定 。 本文认为,开明文化流派酝酿于春晖中学时期,成型于立达学会时期而成熟于开明书 店时期,叶圣陶和夏丐尊是其精神领袖。 一、寻找“我们”的天空 “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后,国内形成了若干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据点。就中等 学校而言,天津的南开中学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较为突出,时人有“北有南开,南有 春晖”之称。因为夏丐尊的缘故,春晖中学成了开明派的发源地。 1921年,受同乡也曾经是同事的教育界开明人士经亨颐邀请,夏丐尊从湖南一师返回 家乡,在春晖中学担任了教职。据叶圣陶说,夏丐尊有一种想法,要把春晖办成全国的 模范中学,招集多数学者,一面教育青年,一面研究学问,从事著作;……欣羡他这种 理想的人一时很不少,因此大家都知道春晖中学是浙江的优良学校。(注:叶圣陶:《 夏丐尊先生》,《叶圣陶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88页。)夏丐尊 在中等教育界具有很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由他引荐或因他而来的教师为数相当不少。 朱光潜说:“江浙战争中吴淞中国公学被打垮了,我就由上海文艺界朋友夏丐尊介绍, 到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英文。”(注:朱光潜:《作者自传》,《朱光潜全集》 ,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页。) 此外,朱自清、丰子恺、刘熏宇、刘叔琴、匡互生、方光焘等人也大多是在夏丐尊的 引荐下到春晖任教的。 一群在教育和文艺方面志趣爱好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无形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 一个吸引众人向中心靠拢的引力场。朱光潜曾说:“学校范围不大,大家朝夕相处,宛 如一家人。佩弦和丐尊子恺诸人都爱好文艺,常以所作相传视。我于无形中受了他们的 影响,开始学习写作。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无言之美》——就是在丐尊佩弦两位先 生鼓励之下写成底。”(注:朱光潜:《敬悼朱佩弦先生》,《文学杂志》第3卷第5期( 1948年10月)。)丰子恺也开始在夏丐尊的指点下学习写作,丰子恺曾感激地说:“夏先 生常常指示我读书,或拿含有好文章的书给我看,在我最感受用。他看了我的文章,有 时皱着眉头叫道:‘这文章有毛病呢!’‘这文章不是这样做的!’有时微笑点头而说道 :‘文章好呀……’我的文章完全是在他这种话下练习起来。”(注:子恺:《旧话》 ,《中学生》第16号(1931年6月1日)。)由夏丐尊任出版部主任的春晖校刊《春晖》则 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阵地,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等人经常在上面发表散文杂感、读书 笔记和演讲录等等。 有着合适的阳光土壤,生命必然孕育生长。一棵幼苗终于破土而出,那就是我们社。 1924年4月,朱自清与北京的俞平伯、顾颉刚,上海的叶圣陶、刘大白,宁波的刘延陵 ,春晖的丰子恺和过去浙江一师的学生潘漠华、顾维祺等人组织了我们社,并编辑出版 《我们》杂志。 由于留存下来的资料极其有限,他们当年的真实思路已很难窥见,这个团体的全貌和 完整的历程也难以重现,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1924年7月出版的《我们的七月》和1925 年6月出版的《我们的六月》。这两本刊物相隔11个月,基本是一种年刊的性质。《我 们的七月》无作者署名,在读者提意见后于《我们的六月》补登,主要作者有朱自清、 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顾颉刚、刘大白等人。夏丐尊没有直接介入,他更多的是以 老大哥身份、以一种乐观其成的心态从旁照拂。杂志没有登载任何成立宣言或社团章程 ,也没有社团成员名单,全部都是作品。就作品而言,以散文、诗歌为主,兼及小说、 诗话、评论、通信和理论文字,甚至还有摄影和绘画,门类相当广泛甚至略显芜杂;就 作者而言,有成名作家,也有文坛新人,还有闪过一两回面就再也不见踪影的匆匆过客 。由此判断,我们社是一个宗旨不很清楚、组织也颇松散的新文艺社团,是一群喜爱新 文艺的青年的自然聚合。他们无意在文坛上掀起多大动静,却也想形成自己的特色,这 可从他们个人不署名、而以集体负责的想法略窥一斑。不过由于作品太少,他们所追求 的这种特色并未形成。 对于这样一种基于兴趣、看似随便的团体和刊物,组织者自己倒是认真的,所以朱自 清不同意别人对《我们的七月》的批评,认为这个刊物“并不随便”,仍然有自己的特 色。他将刊物比为“优美的花草”,觉得在文坛上应有其价值。(注:见1924年8月15日 朱自清日记,《朱自清全集》第9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页。) 但这个团体所面临的几个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命不久长: 一是宗旨不明,难以引起文坛瞩目;二是阵容不够强大且不齐整,这使它靠杂志内容特 色以吸引别人的做法短期内很难奏效;三是人员分散,组织松懈,集稿不易,造成刊物 出版时间跨度太大,形不成较大声势;四是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持,刊物出版后继乏力。 至于由社会动荡所引起的种种变故,属于非人力可抗因素,在此不必列出。 种种的困难使得我们社步履维艰,难有大的作为。而1924年冬春晖的一次风潮和匡互 生的去职,则直接导致了我们社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