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地方性知识”:抵抗日本殖民者的政治·文化统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天皇嗓音沙哑的讲话声中,居住在 台湾一个名叫八斗村小地方的普通人家,正在黑暗中忙着为一个痛苦呻吟的女人接生。 只见大哥林文雄拿着三根香柱,在祖宗的牌位前虔诚地点燃,微微鞠躬、祈祷。基隆市 整个晚上都停了电,烛光中人影幢幢。很快地,女人壮烈产下一子,突然电来了,屋里 大放光明。婴儿嘹亮的哭声盖过了沙哑和杂音的广播。 这是侯孝贤1989年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里的第一个长镜头。 镜头语言是多义的,它不仅有台湾光复后获得新生的隐喻,更有意味的是其中政治性 与民俗性或文化性虽然混杂,但在某种意义上却互不相干的指涉:日本天皇宣告投降这 么意义重大的事件,在镜头中只是作为一个背景出现,镜头里并没有人们想像的一群人 如何凝神谛听收音机的重大新闻的画面,而是突出汉民族特有的民俗:敬祖的传统和对 于传宗接代这种仪式性的尊崇。显然电影给观众传递的,正是这种汉人最熟悉不过的民 俗所暗含的重大的伦理意义,在它面前,即使像天皇宣布投降这样突发性的“重大新闻 ”,这种可能会改变所有“殖民地”人们的命运的消息,也显得微不足道了。不论是有 意还是无意,侯孝贤的这个镜头所包涵的意味,不仅是“美学”的,而且也是“民俗” 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这种“民俗”、“文化”和“政治”之间,还存在 着不易察觉的矛盾、纠葛和某种疏离的关系。整部《悲情城市》中,侯孝贤借助不同人 物所使用的不同语言——包括闽南语、日语、客家话、广东话、上海话、国语(普通话) 等,把观众带入了一个有着复杂社会、文化背景的台湾,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带着不太相 同的文化记忆,这些不同的文化记忆共同构建着台湾复杂的文化身份和历史。《悲情城 市》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然而却很成功地通过这些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记 忆,把观众带入战前和战后的环境当中,展示出这些不同的文化记忆、历史记忆所激发 的冲突。让观众看到,不论是在日本殖民地体制下,还是在战后国民党接收台湾后的新 的体制下,每种政治性权力和行为(包括战时利用国家暴力强制执行的“皇民化运动” 和战后的“二二八”事变)所面对的抵抗或者疏离,不仅是来自呈现在所谓“公共论坛 ”或媒体上的各种政治的、文化的论述,更来自已经内化为民族心理和基本人生观的民 间习俗。侯孝贤的电影准确体现了这种内在文化与外在政治权力之间相互纠缠、疏离的 复杂关系。 事实上,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以军人的身份,就已经了解到“本岛土民对历代祖先遵 守之旧惯故俗,如法炮制地尊奉到如同不成文法的程度”,因此,他虽然也明确指出“ 其与我国之习俗大相径庭而有可能成为施政上之障碍者当然需要废除”,但对于一些敏 感的习俗,如辫发、缠足、衣帽之类是否宜改,也不敢擅自决定,而主张“应交由土民 自行决定”(注:伊藤金次郎著《台湾不可欺记》(1948),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0年4月 中译本,第58页、第57~58页、第65~66页。)。说明当政者已经意识到这类涉及“内 在文化”的“习俗”直接影响到民心的掌握。从第十七任总督小林跻造开始,日本殖民 政府一方面以所谓建设“工业台湾”的名义加紧掠夺台湾的资源,另一方面在爆发了“ 七·七”事变后,为了“驱使台湾民众以诚实态度协助母国日本之施策”,积极开展“ 皇民化”运动,以求“统一其思想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整理废合岛内 各地寺庙,“抹杀传承,否定信仰”,“蹂躏习俗”(注:伊藤金次郎著《台湾不可欺 记》(1948),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0年4月中译本,第58页、第57~58页、第65~66页 。),但这并未收到统治者所意想的效果。 我们从伊藤金次郎所披露的一个秘密会议上可以得知,即使是统治者自己,在用强力 推行了他们所谓的“皇民化”和“皇民炼成”运动之后,对于已经部分跻身“高层”的 台湾士绅,并不信任。这个会议是台湾的末代总督安藤利吉在1944年4月某日主持召开 的,他把在台北的日本“有力人士”都请到糖业联合会馆,这些人士包括各个国策会社 的负责人、新闻事业首脑、台北帝国大学的校长以及名教授等所谓“居于指导立场”的 人,唯独瞒着台湾的上层士绅,这使参加会议的所有日人都怀有一种参加“秘密会议” 的感觉。安藤在会议上把心里话公开说了出来: 领台五十年——如今正是要把历任总督之政治成绩单共诸于世的时候。倘若统治甚得 民心,万一敌军登陆而全岛战场化,台湾同胞应该会与皇军合作,挺身与敌军登陆部队 做殊死战才对。真正之皇民化必须如此。万一与此相反,倘若台湾同胞中有敌人相互呼 应,甚至由背后突袭我皇军,这不是兹事体大吗?而以我个人的看法,我还不敢对台湾 同胞寄予绝对的信赖。换言之,历任总督之政治成绩单将会以何等样展现,这一点希望 与各位共同密切关注,并且做妥善对处。(注:伊藤金次郎著《台湾不可欺记》(1948) ,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0年4月中译本,第58页、第57~58页、第65~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