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大学生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其最大贡献在于,及时地参与当代文化界的革新运动,打破了传统文学多方面的思想禁锢,将当代诗歌进一步推向民间化的创作轨道上,是中国新诗追求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激情涌动——大学生文学社团活动透视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群年轻诗人以叛逆的状态走上诗坛,他们的作品因语义晦涩而 被戏称为“朦胧诗”(注: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它很快得到了年轻人的追随和模仿,在高校校园里找到了知音。当“三个崛起”(注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 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当代文艺思潮》1983 年第1期。徐敬亚因《崛起的诗群》一文引起争议,后来公开检讨,见《吉林日报》198 4年2月26日,《人民日报》1984年3月5日转载。)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时,大学生们却通 过诗歌写作,投身文学活动,形成校园文学的创作热潮。从1982年到1985年间,全国绝 大多数的高校都先后成立了诗社、文学社。比较著名的有复旦大学的“复旦诗社”、华 东师大的“夏雨诗社”,北京大学的“红叶诗社”,东北师大的“北极光诗社”,武汉 大学的“浪淘石诗社”,山东大学的“红烛诗社”、西北师院的“走廊诗社”,四川大 学的“新野诗社”,西南师大的“五月诗社”,福建大学的“南方诗社”,广西大学的 “映山红文学社”……,到80年代中期,各地区还陆续成立了大学生文学联合团体,如 东北成立了“黑龙江大学生诗歌学会”,四川成立了“重庆市大学生联合诗社”,南方 有“福建大学生诗歌学会”等,参与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没有 前例的。这些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给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写作空间和交流机会,成为 青年学生自己的文学阵地。不少文学刊物在全国各高校间相互交流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较有名的有北京大学的《末名湖》,华东师大的《夏雨岛》,复旦大学的《复旦风 》,沈阳师院的《大学之光》,福建师大的《南十字星》,湖南大学的《湖大文苑》, 四川大学的《锦水》,西南师大的《五月》等。文学社团还组织座谈会、讨论会、朗诵 会、诗歌讲座以及校园文艺节等,把校园文学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次大规模的校园文 学活动具有衔接时空的文化意义。20世纪上半期,“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 月社”、“七月派”等新文学团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到 了20世纪中期,因政治原因造成了民间文学活动的终止。80年代以后,蜂拥而起的文学 社团活动承袭了五四的文化传统,弘扬现代民主精神,对校园文化乃至当代文学都是一 个极大的推动。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支持形成了互动关系,学生们的写作为当代诗歌带来了繁荣,社会的鼓励又成为年轻诗人进取的动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文学创作的热情。文艺界的许多刊物采取了宽容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使校园诗歌形成乐观明朗的主旋律。《诗刊》(北京)、《星星》(成都)、《青年文学》(北京)、《萌芽》(上海)、《诗神》(石家庄)、《福建文学》(福州)等都大量发表大学生诗人的作品,大力扶持校园 诗人。一些刊物还支持大学生的艺术探索,促使大学生诗歌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北京的 《诗探索》、沈阳的《当代诗歌》、长春的《青年诗人》、兰州的《飞天》、石河子的 《绿风》、合肥的《诗歌报》等还开辟专栏发表他们的作品,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兰州的《飞天》杂志,其“大学生诗苑”每期推出十多位诗歌新人, 给校园诗歌爱好者带来了莫大的鼓励,一批批年轻诗人从这里走上诗坛。《绿风》也开 辟“虹桥”专栏(注:见《绿风》1985年第1期。),介绍国内群众性诗歌社团信息,许 多高校的文学团体都通过它与其他学校的文学社团取得了联系。《星星》诗刊还出版“ 中国诗歌社团诗选专号”(注:见《星星》1986年第11期。),把众多大学生诗人的探索 作品推向社会,促进了大学生诗歌的整体性发展。到80年代中期,校园内外社团林立, 流派纷呈,诗歌创作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局面。“非非诗派”、“莽汉主义”、“他 们”诗派等民间诗歌团体中到处都有大学生诗人活跃的身影,大学生诗歌成为当代诗歌 变革的主力军。1986年以后,民间流行的探索浪潮把大学生诗人的创作推向了先锋化的 道路,因诗人的个体探索进一步呈现出“向内转”的特点,校园诗歌得不到主流文化的 支持,加之商品大潮的冲击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大规模的群体性社团活动开始沉寂,大 学生诗歌产生的社会轰动效应才逐步消退。 80年代校园文学社团的涌现,是一次有着特殊意义的文学事件,对当代诗歌的民间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大规模的学生社团活动带来了思想的活跃,无形中冲击了旧有的文化体制,打破了三十年来集中统一的制度模式,使文学以“合法”的姿态赢得了在民 间发展的空间。它的出现还标志着“人”的个体价值的确认,带来了人的主体解放,通 过作品传播了个性自由与人道主义思想,文学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此外,文 学社团活动以“同人”的方式集中了一批文学的“精英”和爱好者们,他们通过各种形 式的交流活动,也提高了文学创作整体水平,为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