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3X(2003)03-0065-08 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海南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国小说学会第七届年会,于2003年4月5日至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届年会是中国小说学会在新世纪的又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家协会、报刊编辑部和出版社的120余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围绕“当代小说在当代生活中的位置”(冯骥才提议)这一中心议题,就小说创作及批评理论等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力图扩大小说对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积极影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文化建设,实现小说这一当代文学中的主导文体的社会价值。在大会发言中还别开生面地开办了“青年论坛”,展现了青年评论家的锐气,使年会显得更为活跃。 这次年会是紧接在中国小说学会举办的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和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小说奖评选活动之后召开的,为了结合中国当代小说最新创造实绩展开学术探讨,年会特邀了分别获得本届小说奖长、中、短篇奖的三位作家红柯、毕飞宇、杨显惠参加了大会 。会上由三位获奖作家作了专场发言,介绍获奖作品的创作经过及体会。北京大学中文 系教授曹文轩、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小说评论》主编李星和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金汉 ,分别对三位作家的大会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评点全文本刊同期另行刊出),为年会增 添了生动的一幕。 本届年会的召开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开了地方党政给予全国性小说年会以实际支持的先例。从利用优质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特区的文化建设,繁荣海南文艺事业,塑造海南文化形象的目的出发,省领导责成省委宣传部拨款3万元资助年会并具体组织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意图把年会办成海南的文化艺术节。海南省委委员、宣传部长周文彰博士还代表省委副书记罗保铭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切中年会议题的讲话。开幕式十分隆重且富有特色。除会长冯骥才因出访欧洲未能与会,七名副会长(雷达、陈骏涛、李星、汤吉夫、陈公仲、夏康达、金汉)全部到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汤吉夫主持了开幕式,陈骏涛致开幕词。海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韩少功与海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蒋子丹均出席了开幕式,蒋子丹还代表文联和作协作了讲话,率先进入了关于当代小说创作问题的讨论。海南师范学院院长刘和忠博士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也是热情洋溢,现身说法阐释了当代小说的社会价值及人生意义。开幕式废弃官话套话,直击学术会议的本题,为年会开了好头,形成了严肃探讨小说问题的良好会风。会议的气氛始终非常活跃,代表们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都很热烈,各种媒体给予了热切关注,《海南日报》在“文化视点”栏目里,对大会的盛况及内容作了图文并茂的整版报道,使这次小说界的盛会真正成为小说在新世纪文学中确立举足轻重地位的标志。 小说的当下与未来 小说在当下的处境及状况如何?小说在当代生活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小说在市场 经济的冲击和其它艺术媒体的挤压下会不会走向衰亡?这些是本届年会讨论得最为热烈 的话题。与会代表对小说的当下表现显然持有不同看法,而各种看法的产生又源于发言 者对小说的本质功能有不同的理解。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小说创作持续繁荣,其现象的繁复已超过了专业研究者的把握能力,要对小说的现状作出全面而准确的描述和评价非常困难。评论者只能从各自的角度,或注意到小说的成就,或发现小说存在的问题。与一般读者面对丰富纷繁的小说现象感到困惑不同,一些对小说的艺术进步和审美功能的发挥一向投以深切关注的评论家,对小说的当下态势持肯定态度。陈骏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开幕词里就断言,中国当代小说正处于生长期,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艺术上的进步,小说的可能性空 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汤吉夫(天津师范大学)也肯定地说,今天的小说,品种的多 样化,吸收外来影响的深入性,作家更替的快捷都是前所未有的。雷达(中国作家协会) 在大会的主体发言中回答传统小说在网络文学、影视文学发达,读者群发生变化的情况 下能走多远的问题时,表达了对小说的乐观看法,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小说依然是 小说,好多小说还是出自优秀作家之手。当代小说与当代读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 ,一部分不为浮华的写作所左右,依然追求着思想的深刻性,仍在坚持纯文学写作的作 家,依然有广大的读者群。陈冲(河北省作家协会)认为,当前的中国小说创作,总的看 ,是在坚守中进入生长期。坚守——是指对文学立场的坚守,对庸俗化、商业化、伪边 缘化的抵制。生长期的意思是难免有些杂草、谎花之类,但充满活力。李运抟(湖南师 范大学)在经过宏观考察后指出,就目前小说创作的整体状况而言,是一种多样化的状 态,在一种多元的探索中,小说的发展较为稳定。这表现为: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的生 活感受不同于以往作家,尤其是对现实生活的超前意识,使他们的探索具有鲜明的特点 。中老年作家比较关注传统,尤其是经过苦难的中年作家,以期于作品中蕴含深厚的现 实历史文化的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多元现象在年会上备受关注。多元,不仅是对当下小说创作态势的概括,同时它也是对于给小说带来自由生存空间的当今文学价值取向的揭示。谢有顺(广东省作家协会)就非常明白地说出了一个关于小说的事实:其实,当代小说现在正处于一个比较正常、健康的时期。在这个文化选择日渐多元的时代,我们不能再奢望小说扮演过于伟大的角色,负载过于沉重的使命,也不能再奢望一本小说就能俘获全国人民 的心,毕竟,无论从娱乐休闲还是从自我探索的角度说,民众在小说之外,都有了诸多 的选择,有些选择甚至要比小说便捷、有效得多,比如电影、电视等。对小说寄寓太多 不现实的期待,必然会使一些小说家有失落感,以为是社会、读者冷落了小说。其实, 小说的常态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有比较纯粹的,也有比较通俗的,有畅销的,也有 圈子化的,由读者自由选择。杨鼎川(佛山科技学院)在《小说何为?》的发言里跟他持 相近的观点,认为当下的小说,其价值取向复归于多元。人们阅读小说,也不仅为认识 社会改造社会,更是为了认识自身改造自身;不仅为审美,更为放松与休闲。作家写小 说,也不仅为了启蒙为了“干预生活”,更为了表达自我为了“干预灵魂”乃至为了宣 泄。杨显惠(天津作家协会)也认为,小说在社会上的用途是无用之用。它不当吃不当喝 ,不当房子,不当汽车,从物质的层面来讲是一点儿用途也没有。把它辑录成册仅仅是 书架上的一本书。但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它却有着汽车房子不可比拟的作用。它可以使 当代人烦躁不安的灵魂找到回归的家园,可以使沉寂的灵魂振作起精神来。对文学持这 种认识的还有李素梅(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她说:文学是一种发自灵魂的声音,它如同 一束光,从彼岸的世界射来,照耀着此岸的人生,使你的生命增加一点亮色,使你的灵 魂增加一点光亮,把你从世俗的烦恼和精神的苦难中拯救出来,由人间导向天堂。文学 只能承担这么一点灵魂的东西,别的太多的功能,文学实在承担不了。像他们这样认识 到小说的有限性,才能真正突出和发挥小说独特的艺术功能,才有可能给不同类型的小 说在当代生活中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