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3)04-0134-06 一 在过去一百年的文学历程中,中国小说对于儿童的“想象”经历了由“隐”到“显”的变迁。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一股儿童个性解放思潮,这一思潮直接使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并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而且,不少非儿童文学作家也对儿童题材感兴趣。但这时,儿童与其说是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出现在作品中,还不如说是折射着一种新鲜的、灵动的、有活力的精神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童心”。在第一批女性小说家冰心、凌叔华、苏雪林等的作品中,儿童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是这 种“童心”精神的承担者。尽管有鲁迅“救救孩子”的呼声,尽管在他仅有的二十来篇 小说中,已有了几个难以让人忘却的孩子、几段沁润着深长情韵的童年记忆(比如《故 土》、《社戏》),但显然,作为文化巨匠,鲁迅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在别处。 30年代以来,沈从文在他的翠翠(《边城》)、萧萧(《萧萧》)、三三(《三三》)身上寄托了其关于“人性”的理想,这些“小儿女”和张兆和的二小(《费家二小》)、李小还(《小还的悲哀》)、海南(《湖畔》)、招弟(《招弟和她的马》)等孩子在作品中的主体性大大增强,性格各异,各有各的命运。但沈从文要到80年代以后才成为热点,而张兆和则几乎不为现代文学史家们提及。30年代末,40年代以来,则出现了一股小小的“童年回忆体小说”热:萧乾的《篱下》,萧红的《小城三月》、《呼兰河传》,骆宾基的《混沌》,端木蕻良的《初吻》等等。这一股热潮的出现与动荡的时代与作家个人的经遇相关。作品中的“我”往往是从残缺的故乡图景走进寂寞的童年世界,在借助片断的回溯中追索自己的个性和精神本原的同时,更真切深彻地将现实生活与童年足迹相互映照,在两种孤独的投射中沉浸于一种缥缈宁静的心境中,童年的回忆潜藏着成年回忆者对生命力激情的召唤。对于这些回忆者,童年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过去存在,而是在现实的映照下获得了重生,蒙上了别样的意味。童年在这里,具有了弥合修补的功能:弥合种种经验人生中的痛苦不幸所带来的创伤和疲惫,因为,“过去的爱,在一个永在的回溯中所形成的永不消失的真实中,重新开花,而现在的生命也就挟有未来希望和踵事增华的幼芽了”(注:施勒格尔语,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第104页,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年。)。在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两种孤独:一种属于童年的“宇宙性孤独”,这 是一种安宁平和、抚慰性的孤独;另一种则是社会性的孤独,由于战火烽飞、时局动荡 这样一个时代性他者的闯入,充满焦灼和不安。由此可见,在这些作品中,童年以及童 年中的那几个孩子,仍然只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 “十七年文学”,尽管出现了“成长小说”的繁盛,《青春之歌》、《红旗谱》……但这个本来最容易使人联想到孩子的“成长”,却几乎与孩子无关,它所揭示的“成长”是一种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智慧”的成长。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小说,儿童的面影是很模糊的。而随着1960年文学理论界对“童心论”的批判,小说中已找不到可以让人审美的儿童了(注:但要指出的是,60年代台湾作家林海音出版了她的那 部日后在大陆文坛给她带来极大声誉的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以女孩林英子的眼睛“ 观望”3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事态。不仅塑造了林英子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其儿童视 角和天真叙述人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也产生了具有理论生发意义的审美价值。这种策略 ,在80年代以后的中国小说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国当代文学成为政治运动的重灾区。儿童自然也就“销声匿迹”。 噩梦醒来是早晨。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8年卢新华的《伤痕》,不仅仅是新时期文学揭露伤痛、反思时代思潮的开始,那几个孩子——王晓华、谢惠敏、宋学武也预示着小说中一种新的质素。其后,张洁的《拾麦穗》、《森林里来的孩子》则在表现孩童与童年上往深里拓展了。特别是《拾麦穗》,那个长大了想要嫁给卖灶糖老汉的小女孩,那个歪歪扭扭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甚至冬日阳光下柿子树上的那个孤零零的红得透亮的小火柿子,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童年想象。童年引起新时期作家注意的另一个佐证是:翻翻诗人们的诗集,几乎人人都有追忆或描写童年生活的梦幻般的诗。王小妮的《孩子们》、杨炼的《海边的孩子》、梁小斌《爷爷的手杖》、傅天琳的《我是苹果》……。 时光流逝。翻阅八九十年代这二十年间的主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收获》、 《当代》、《十月》、《花城》、《北京文学》、《中国作家》……孩子们从不同的“ 方向”纷至沓来。他们的身影几乎遍及了批评家们为着批评的便利而加以分门别类的各 种小说: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家族小说、新历史小说……, 还有更多的难以给予命名的小说。说及这些小说中的儿童和童年,有人们熟悉的《小鲍 庄》里的捞渣、《透明的红萝卜》里的黑孩、《爸爸爸》中的丙崽,有莫言、苏童、余 华、迟子建等评论界颇多关注的小说家,当然还包括了大量其他作家作品(如范小天、 滕锦平、王彪等作家的作品)。它们对儿童(童年)的关注构成了这二十年间的一个值得 注意的文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