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3)01-0107-07 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几乎没有几个人像老舍这样与中国民间通俗文学保持如此密切的关系。他曾花费很大精力制作通俗作品,这些作品是他文学世界的重要构成;在非通俗性的许多作品中,也表现出很明显的通俗性——语言、情节两大基本要素之外,还表现在人物形象、审美情趣的民间色彩;他还曾花费很大的精力探讨民间通俗文学的理论问题,其深刻独到的见解既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中国民间通俗文学理论的重要构成,他为推动中国民间通俗文学的健康发展和品格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考察民间通俗文学对老舍的影响,最值得重视的是两个相关的事实:出身于下层旗人家庭,生长于20世纪初期。在那个激烈动荡的时代,摆在少年老舍面前几种文学样式:古典文学,民间通俗文学,新兴文学。它们以不同的力量和方式吸引着老舍的审美兴趣 ,作用着老舍审美意识的原始积累和早期形成,其中,真正填充老舍审美空间、对其文 学意识的生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中国民间通俗文艺。清末是民间通俗文艺最为繁荣的 时期,北京下层市民社会是民间通俗文艺最发达的地方。民间通俗文艺是他们须臾不离 的精神食粮,“其重要或仅次于小米儿和高粱”[1](P164),甚至在有些人那里,自己 可以不吃不喝,但不能缺少“生活艺术”即民间通俗文学所带来的精神娱乐。全民族将 精力、才华致力于生活艺术,极大地推动了各类艺术的发展,形成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 。戏园、茶馆、地摊、庙会,是民间艺人们献艺挣钱的场所,也是旗人消遣娱乐的地方 。众多的娱乐场所和形式,为老舍接触民间通俗文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生活在民 间文艺空气浓厚的环境里,他每时每刻都能看到或听到民间的艺术演唱活动,接受民间 通俗艺术的熏陶和浸染,就此形成浓厚的兴趣和潜在的审美意识。 因此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他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常常和好友罗常培到一小茶馆里听《小五义》或者《施公案》,有时耽误了功课,受罚挨打,也乐此不疲。到能读书的时候,他就入迷地读《三侠剑》、《绿牡丹》之类的小说,有时思绪沉浸在作品世界,或者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在虚构的世界遨游;或者产生幻想错觉,模仿作 品里的人物行事。走上社会之后,他的审美趣味仍然寄托在民间通俗文艺方面。他有固 定而且不甚菲薄的收入,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优越条件,可以到较高档的场所观看高水 平的演出,甚至欣赏民间艺术大师们的表演,而无须像过去那样,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看 不花钱的演出,到简陋的茶馆书肆观看较低档的演出。谁也不知道老舍曾经听过多少诸 如评书、相声之类的曲艺,看过多少民间艺人的演出,但从他后来的著述中可以猜想, 那肯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为老舍提到过很多很多,并且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写 作能力;谁也说不清老舍读了多少通俗小说,但从他的著述中可以猜想,那也是一个庞 大的数字,因为他曾经提到过许多许多作品,他对那时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小说都很熟悉 。 广泛持久地接受民间通俗文学熏陶,生成巨大的审美力量,对老舍的审美选择和美学追求都产生了重要作用。老舍带着早期的审美积淀走出国门来到伦敦,曾经一度集中精力阅读英国文学,摆在他面前的作品很多很多,让他敬佩的作家也很多很多,但他最感 兴趣的却是狄更斯——狄更斯自然是伟大作家,但也是公认的市民作家,他的作品以通 俗性、趣味性得到市民社会的广泛欢迎,也因此而得到老舍的喜爱。他在狄更斯的影响 下走上创作道路,也在狄更斯的影响下确定了自己的审美倾向,走出一条与民间通俗文 学有密切关系的道路。考察老舍创作道路的来龙去脉,就会清楚地发现:老舍在缺乏理 论指导、创作经验、也缺乏明确的艺术追求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画稿子”,凭借的 就是早期的审美积累。因而其作品在形象刻画、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很多方面表现出 趣味性、通俗性、民间性。无须多举事例,只要看看下面的形象描写,便可以知道民间 通俗文学对他早期创作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多么直接,多么明显:“赵子曰先生的一切 都和他姓名一致居于首位:他的鼻子,天字第一号,尖、高、并不难看的鹰鼻子。他的 眼,祖传独门的母狗眼,他的嘴,真正西天取经又宽又长的八戒嘴。鹰鼻,狗眼,八戒 嘴,加上一颗鲜红多血、七巧玲珑的人心,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而人中之灵的 赵子曰!”这样的人物及其描写,语言风格及其审美情趣,与民间通俗小说或者说书艺 人如出一辙。 老舍对于民间通俗文学的爱好广泛持久;民间通俗文学对他的影响同样广泛持久。他不仅在文学意识开始形成时期亲近民间通俗文学,或曰:因审美欣赏能力低弱而欣赏民间通俗文学——“下里巴人”的艺术形式,因缺乏欣赏高雅文学的条件和能力而亲近民间通俗文学,因审美意识空白,缺乏容纳高雅文学的心理图式而选择和亲近民间通俗文学,而且在外国作品大量涌现,可读的作品很多且艺术魅力很大很强的情况下,他自己已经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很高的审美鉴赏眼光的时候,甚至在他本人已经发表了很多作品,已经成为很有成就也颇有名气的作家的时候,已经在大学讲台上讲授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等理论课程,翻译过西方现代理论家的理论文章,对他们的理论见解表示赞同,即具有相当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的时候,也仍然保持着对民间通俗文学的浓厚兴趣,在审美意识深处也仍然亲近民间通俗文学!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其一,早期审美意识的深厚积淀对艺术追求和创作实践的无意识性制约作用,属于自然倾斜或曰自然走向。其二,早期审美意识积累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成艺术自觉,亲近民间通俗文学是他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