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47(2003)03-0102-06 四 象征的方法是象征主义的最根本方法,也是象征主义最重要的形式本体属性。18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在诗学界居于统治地位,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兴起后,“模仿说”逐渐为“表现说”代替。象征主义也强调表现,但是它反对浪漫主义的直露,主张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客体来表现主体。象征主义诗人认为文学的功能是象征,是通过象征来反映,并与积极介入其中的读者一起来把握世界。象征主义诗人把象征性思维(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实证性思维相对)看成是诗反映世界的一种主要方式。 从认识论上看,象征是双向的:一端紧紧附着感性的、具体的、可以作出界说的现实;一端趋向抽象的、形而上的、难以作出界说的精神。读者的感性和思维在这两端中间自由活动。既没有离开现实,又超越了现实。总之,象征是用具体的形象来暗示抽象的思想或情感。具体而言,如马拉美给象征主义所下的定义:“一步步地唤出一个物体,这样来揭示一种情绪”的艺术,或者相反,“这是一种挑选一个物体并从中提炼出一种 情绪的艺术”。这种情绪只能“由一系列的破译”来取得,这种一步步地唤出的过程不 应当坦率和公开,清晰地加以揭示,而只能加以暗示。 法国象征主义诗学观点被中国现代主义诗人们所借鉴时,作了不同的阐释和采纳。20年代周作人、闻一多皆认为中国《诗》中的传统方法“兴”就是象征。30年代梁宗岱、穆木天专门就象征主义的象征作了探讨,对“兴”与象征,“比”与象征,象征方法与象征主义作了深入细致的鉴别与阐述,对象征主义的理解与西方象征主义的本体意义有了大致相近的认识。如穆木天在《什么是象征主义》一文中指出:有人认为象征在中国是从来就有的,“然而,象征派以前的诗人所用的象征,是与象征派诗人的象征不相同的”。“在一般的作家身上,象征只是好些的表现手法之一”。可是,在象征主义诗人们看来,“那是他们的创作上的主要的方法”。他还明确指出,象征主要是通过“暗示”来表现(是一种类推的暗示法),象征不表现生活现象、现实世界,是对另一个永远的世界的暗示。这个永远的世界是一个“永远朦胧的世界”。穆木天的阐述基本上切合于西方象征主义的重要精义与主要特征。 法国象征主义方法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又是复杂的。大体上有如下一些特点:其一,对象征主义自觉借鉴的理性意识与模糊的感性认识。前者多从形式本体上较系统接受采纳象征主义,后者从感觉印象上作局部的认同或模仿。其二,有意识地将法国象征主义某些方法与中国诗歌传统方法(如比兴、拟人等)调合。其三,自觉地将象征主义 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融合,或站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立场上借鉴象征主义 方法,形成了非纯粹象征主义的艺术特征。上述特征是法国象征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这些具体表现及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艺术实践中来分析。 中国现代主义诗人大都兼有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艺术倾向,少数诗人的创作则具有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融合的特征。这一点构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一个重要特 征。作为20年代象征派的代表诗人李金发,他把象征派诗作为“中国诗坛的独生子”, 认为中国新诗的兴衰,“都在这独子的命运上”。他认为:“诗之需要image(形象、象 征)犹人身之需要血液。现实中,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美,美是蕴藏在想象中、象征中、 抽象的推敲中。明乎此,则诗自然铿锵可诵,不致‘花呀月呀’。”[5]在他的创作中 ,象征也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常常是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呈现的。如《弃妇》, 通过弃妇形象的象征性描绘,整体表现的是诗人主观世界的感受与内在情绪的波动。诗 歌似乎描绘的是一个被生活遗弃的不幸女人的命运。而实际上诗歌的象征性内涵则是一 种深沉的心灵哀戚与绝望无告的忧伤。 “象征主义的诗歌意象常常是晦涩含混。这是一种故意的模糊,以便使读者的眼睛远离现实集中在本体理念上。”[6]李金发在他的诗作中将暗示与意象的模糊放在突出的地位,自觉追求一种体现了“揶揄的神秘与悲哀的美丽”的神秘美的风格。象征的表现,在李诗中基本上是一种从形式本体上接近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风格的。 然而这样一位较地道的象征派诗人,他所接受的并不全是西方象征主义的诗学观与诗艺。在他象征主义阶段诗歌中也明显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渗透。 30年代现代派诗人视象征为现代主义诗歌形式本体特征是非常明确的。他们不满意于那种“通行直说”的诗歌倾向,模仿着象征主义诗人在“梦一般的朦胧”里,“泄漏自己底潜意识”与“隐秘的灵魂。”[4]戴望舒从《雨巷》时期仿效魏尔伦的轻怨淡愁的 情调,朦胧幽微的意象,婉转和谐的旋律,到后来转向《我的记忆》,学习耶麦、果尔 蒙亲切淳朴、流畅、自然的诗风,都没有忽略他以象征为本的表现方法。然而,他与李 金发不一样,从一开始创作就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是西方浪漫主 义诗潮的感染,另一方面是新月派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响。这种情形在现代派诗人中是具 有代表性的。像卞之琳、何其芳等也是从师法英国浪漫主义转向法国象征主义的。还有 番草、李白风等人的诗“半是象征手法,半是浪漫抒情,境界是半透明的”。[7]在现 代派诗人中,象征是他们采取的一种主要方法,浪漫主义的抒情或浓或淡存在于他们不 同时期的诗歌中。象征的写法与浪漫的抒情在他们许多人中间作了有意或无意的融合。 因此,可以说现代派对法国象征主义在形式本体特征上的借鉴,表现出极大的调合性, 比起20年代象征派诗人来,与法国象征主义有了更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