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3)02-0095-05 在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吴地俗文学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吴地民间歌谣即吴歌,在历 史上被称为“吴歈”、“吴吟”、“吴声”,对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吴 地的民间故事亦曾影响过明清之际的通俗文学创作。就近而言,吴地民间文学还与五四 以后的新文学关系密切,二三十年代许多著名文艺家都从吴地丰富的民间文学中汲取营 养,创作了大量不脱吴文化格调的文学作品以及脍炙人口的通俗歌曲、言情武侠小说等 等。鉴于吴文化孕育下的俗文学别具特色,且具有从未间断的悠久历史,因而对于它的 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拟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探讨吴地俗文学之缘起,以及与 此相关的各种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 一、稻作文化:俗文学传播的“无形之手” 按照丹纳的艺术观,一种文学艺术的兴起离不开原生环境的影响。地理季候作为独特 的生态文化资源,往往给当地文学艺术镌铭地方个性,并对其发生和传播起着无法替代 的作用。这已经被许多鲜活的个例所证实。吴语地区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是亚热 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港塘浦纵横,湖泊棋布, 素有“水乡泽国”之称。这里是我国最早培植水稻作物的地区之一,现在仍是东南地区 典型的水稻生产区。稻米,不仅是当地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同时也构成了吴地最大的区 域文化特征——稻作文化:一种以耕作水稻为生产方式,由此生发、形成的文化类型。 可以说稻作文化对于吴语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吴地民间信仰和文化心理之成型 ,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 稻作文化表现在生产形式上,涵盖着一系列精细而繁重的劳动。按照江南地区的生产 特点,稻作生产至少包括播种、莳秧、拔草、耘耥、施肥、车水、收稻、打谷、牵砻等 工序,另加其它一些以小农经济为特色的自给自足生产,如栽果种菜、捕鱼养殖、修田 盖房等等。如果考虑到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还应该看到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生产 能力的制约下,江南虽然有其它地区所少有的多种经营条件,但当地主要生活来源仍然 是土地的产出。因此人们的悲苦与欢乐、喜悦与忧虑无不与脚下的土地紧密相连。另外 ,旧时科学不发达,农业丰歉,天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谓“靠天吃饭”),而吴地 大多种植单季稻,孕穗时间正好在六七月间雨水量稀少的季节,所以吴地百姓的内心喜 忧又与自然的天候状况相联络。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最朴素的吴歌,多是反映个人生活遭 际的直白和感怀: 田底崩坼稻田黄, 车水人眼里泪汪汪, 水牛落水又起水, 车水人勿及水中牛。[1](P44) 同样类型的歌谣很多,可以说它反映了吴地俗文学的原始形态,同时也折射出吴地稻 作文化的诸多侧影。高尔基说过:“如果不了解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就不可能了解劳 动人民的真正历史。”吴地歌谣虽然像许多其它俗文学文本一样,属于即兴文学创作, 但其蕴涵的对于天候地收的感遇和劳动过程的体验,却深刻地展示了民间百姓生活和心 灵的“历史”。“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吴地俗文学实际上记载了一部立体、感 性的区域文化史。 吴地俗文学有别于文人创作,是所谓高雅文学的“异类”、“另类”。它的“民间性 ”决定了俗文学以另一套话语系统展开自己独特的叙事或抒情,它不能简单地以知识分 子给定的概念或逻辑去考察和评判。可是迄今为止,我们的学术研究还很少深入“民间 性”的本体中,即用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立场、民间心理观照俗文化。由此反观俗文学, 这类朴素的歌谣单从艺术性而言,似乎是对劳动实况的白描,因而还罕有主客体交融的 艺术魅力,但谁又能否认:正是这类缺少修辞文采和叙事策略的“杭育、杭育”的“歌 者”,唱出了后来蔚为大观的伟大俗文学史? 论者以为吴地独特的文化品格对于俗文学的生长和传播,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仅从近 人顾颉刚、胡云翘等采撷的吴歌和1949年以后收集到的长篇叙事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一 个重要文学现象:吴地俗文学鲜见“时政类”题材的文本,述唱的内容多与人们实际生 活相关,如经验世故、人生悲辛、掌故传闻、生活哲理和家庭伦理等。时政类题材的稀 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吴地民间讲唱者能力所限,而应该从更深广的背景上即我们常 说的“社会风俗”、“社会风气”去认识,似乎才贴近问题的本质。以“市隐”、“乡 隐”为特色的吴文化现象其本义便在于对政治话语的远离,那么对于讲唱者来说他们的 文学注意力就必然在疏离主流话语之后实现转向,随之一些新的俗文学领域会得到充分 开掘。 “吴声自古多情歌”,这与其说是“水土多情”的自然现象,不如说是民间注意力转 向的结果。“情歌”,堪称吴地俗文学的一份宝贵资源。它的风行、繁衍,竟是在禁欲 主义十分张狂的封建时代实在是一个奇迹。这里,不能不提到冯梦龙在吴地俗文学传播 过程中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作为一名对民间认识至深的艺术家,冯梦龙真正彻底地站在 民间立场,探索着爱情能使“死者生之,生者死之,情之能使人一至于此”的底蕴。他 是吴地俗文学特别是情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对吴地俗文学的广罗收集和 独特的民间写作,更表现为他开辟、引领了吴地俗文学发展的路向。自明之后,吴地俗 文学走上了自觉之途,并以鲜明的吴地风格成为中国文学的独特一枝。吴地俗文学传播 在稻作文化“无形之手”的助推下,越来越趋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