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惠在批评瞿旋的长篇小说《惊天动地》时指出,反贪污腐败的文艺作品往往很难跳 出清官解决老大难问题的套路:被腐败分子这一股邪恶势力剥削欺凌得有冤无处诉,诉 了无下文甚至遭到报复的小民百姓,终于幸运地碰上一位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不怕当 官场公敌的好干部。加上又有上级的支持,他们解民困于倒悬。在民主与法制尚未健全 的条件下,生活中确实不断地重复这类故事;但是,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开展,人民群 众在斗争中学会了斗争,也是作家亟应关注到的现实。总的来说,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上 级特别是中央一直是拥护的。他们的观点基本上都认定是歪嘴和尚念坏了经。他们坚守 这条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他们可能在一时一事出于义愤或受蒙蔽跟着起哄 闹事,却不可能在工作组已经干了不少实事,“精英”分子的劣迹已略有暴露,而且他 们也观察到不少可疑的情况下,仍然毫无抵抗或抵抗得不成阵势地上百成千地跟着走。 而瞿旋的长篇小说《惊天动地》为了“惊天动地”的艺术效果,有意无意把群众贬低为 愚民了。(参见《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5期。) 这里,牧惠提出了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深化的标准。这就是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是否表现 了基层民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 当前有些现实主义文艺作品如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贾兴安的长篇小说《黄土青 天》、阎连科的短篇小说《三棒槌》等,都深刻有力地表现了基层民众同邪恶势力和腐 败力量的坚决斗争,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做人的尊严的捍卫,可以说表现了基层民众推动 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这标志着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正在逐步深化。但是,当前文艺界大 量存在的却是牧惠所批评的那种类型的文艺作品,它们的根本缺陷就是漠视广大的基层 民众的斗争力量。这些文艺作品有时候也表现一些与邪恶势力和腐败力量斗争的孤胆英 雄,但这些孤胆英雄往往走不远,他们在斗争中不是妥协、退让,就是投降、认同。 恩格斯在为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所写的导言中指出:“以往国家的 特征是什么呢?社会起初用简单分工的办法为自己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来保护自己共 同的利益。但是,后来,这些机关,而其中主要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 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种情形不但在例如世袭的君主国内可以看到, 而且在民主的共和国内也可以看到。”国家政权的这种演变与革命阶级在革命成功前后 的变化是一致的。革命阶级和统治阶级即使是同一阶级,但在本质上也是不相同的,革 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 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 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进行革命 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这一点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 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体的姿态反对惟一的统治阶级。它之所以能 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 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革命阶级 成为统治阶级以后的确存在一个演变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的腐败问题从根本上说是革 命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部分成员从社会的公仆演变成社会的主人,这就是大大小小的 追求特殊利益的特殊集团即各种特殊利益圈子的出现。当前中国文学在反映人们与这种 特殊利益圈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表现抗争到表现妥协发展。从1997年张平的长篇小说 《抉择》到2001年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我们似可看出当前中国文学的批判精 神正在逐步削弱。 1997年,张平在长篇小说《抉择》中对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特殊利益圈子进行了深入 的反思和有力的批判。长篇小说《抉择》就包括了这种抉择,即当市长李高成和提拔他 的省委常务副书记严阵出现了矛盾的时候,李高成所面临的抉择,“是他提拔了你,但 他代表的是组织:你是他提拔的,但你是为组织工作;等到有朝一日,在某一个问题上 ,到底是应该对他负责还是对组织负责时,你将如何在知遇之恩和尽忠尽职之间作出选 择?你必须做出抉择,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中间道路可走,对此你将别无选择!”张平 通过李高成的反省对这种特殊利益圈子作了深入的解剖,“严格地说,这是组织对他的 提拔,并不是个人对他的提拔。但为什么组织原则和组织意愿常常会以个人的形式体现 出来?而某些个人也常常会毫无忌讳地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把个人的意愿以组织的 形式体现出来?以至于动不动就会当着许多人的面一点儿也不难为情地说:谁谁谁是我 提拔的,某某某也是我提拔的,谁谁谁是我提拔的,怎么敢不听我的!提拔干部是组织 的需要,并不是你个人的需要,因组织的需要而考核和提拔干部,你干的就是这份工作 ,凭什么对被提拔的人指手划脚、颐指气使,甚至终生以恩公自居!话可以这么说,理 也是这么个理,但在实际生活中,你敢这样议论,你敢这样表示吗?如果你敢这样,别 说你的提拔马上就会遇到问题,而且你的为人、你的品质、你的形象也一样会受到损害 。即便是在一般人中间,你也一样会被人看不起。连提拔你的人你都反对,那你还能算 个什么东西!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几乎就等于是六亲不认、毫无人性,这样的人连人 都不是!”李高成把这归结为中国的文化,明显地是只见其表,没见其实。李高成的妻 子对李高成说得更加透彻:“当你被人为地划到一个圈子里去的时候,你还能从这个圈 子里跳得出去吗?你就是死也只能死在这个圈子里,就算你完全离开完全背叛了这个圈 子,别人也永远会把你当作这个圈子里的人,何况你又为什么要背叛这个圈子?如果你 背叛了这个圈子,又有谁还能看得起你?又有哪个圈子还会接纳你?如果你连个圈子也没 有,又有谁会来保护你?在你这样的位置正如果没有人保护你,你岂不是随时都会做了 替罪羊?”这种政治上特殊利益圈子的形成才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真正腐败。 长篇小说《抉择》在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国社会腐败实质的同时,对当前中国社会反腐 败的斗争的某种扭曲作了入木三分的揭示。 长篇小说《抉择》反映了当前两种反腐败的斗争,一种是彻底的反腐败,一种是不彻 底的反腐败。前者是基层民众的反腐败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继续革命,就是防止 有些社会的公仆演变成为社会的主人。后者是不同政治集团斗争的产物。虽然这客观上 消除了一定的腐败势力,但相当不彻底。长篇小说《抉择》对这种不彻底的反腐败也有 所披露。省委常务副书记严阵对李高成说:“你以为这个社会就你一个人干干净净,别 人都龌里龌龊、不清不白?社会上就你一个英雄,就你一个人知道反腐败,就一个人在 孤军奋战?别的人都是懦夫、胆小鬼,都在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什么叫反 腐败?为什么要反腐败?你懂不懂?反腐败说到底不也就是一场运动?运动是要干什么?不 就是要整顿干部?整顿什么干部?说到底,还不就是要整顿异己?一句话,就是要借运动 把那些对立面全都整顿下去,把那些不属于自己圈子里的人全都搞下去。什么是运动? 这就是运动!这就是反腐败的真正含义。”严阵这里所说的反腐败虽然是我国当前反腐 败斗争的歪曲,但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