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3)02-0006-11 2.十七 年文学。从左翼文学在解放区文学实践中的进一步“方向化”发展趋向来看, 十七年国家文学依然是在某些左翼文学观念被不断“强化”、“合理化”、“政治化” 、“工具化”之后形成的文学形态。在考察主流“官方”文学的同时,分析其隐蔽于作 品中的“民间立场”,也可以看作是在追寻某些作家文学现代化努力的“潜在声音”。 因为在我们看来,在一种强大的绝对的文学主流话语的垄断之下,作家创作中的某些“ 民间性”,就是另外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现代性”,这也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自身特点 所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文学与文学现代化之 间的既相互一致又相互矛盾的复杂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当代文学”,是 现代文学的继续。在50~70年代(“文革”是一种特殊),这30年与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 一脉相承。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 次文代会“突出、重视解放区文艺工作经验的总结和介绍,而把原国统区进步文艺工作 经验的总结和介绍客观上仅仅摆在了陪衬的位置上”(注: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102.)。这为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文学定了调门。当代文学 开始了其“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的文学规范自然与要求“多样化”的现代文 学意识相冲突。所以,十七年文学与现代化的关系,也只能从文学创作中隐在的“民间 性”(另一意义上的现代性)中去探寻和把握了。 十七年文学历史中,历经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肖也牧创作倾向”的 批判、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适 文学思想的批判,1955年的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大规模批判,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派运动 ,1957~1958大跃进时的大放特放“文艺卫星”的新民歌运动,三年困难时期文艺界的 反修斗争,“文革”中反对“文艺黑线”斗争,等等。因此说文艺界是左倾思潮泛滥受 害最多最深的“重灾区”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经历了一次次政治风雨 而还能保持对文艺的挚爱和创作生命力的中国当代作家,非常令人钦佩。这也从另一个 侧面证明了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左翼文艺理论家胡风放胆批评创作中架在作家、 艺术家头上的“五把理论刀子”的文字,其本身更像是一把把寒光逼人的“刀子”,并 且将在今后很长的历史中,继续戳扎有良知的人文知识分子的灵魂,促使他们直面复杂 的现实,肩负起艰巨的文化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七年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作家 队伍、领导文艺运动的方式、作品的基调,都和解放区相似。主线就是工农兵方向,以 阶级斗争为纲,为政治服务,写重大题材,表现英雄人物。艺术上则提倡民族化、本土 化、大众化的表现方式。对世界文学,则逐渐走向文化上的自我封闭状态。现实主义依 然是文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但因为“争论”并不是按学术争论或文艺争鸣的“牌 理”出牌,而是动辄“上纲上线”,揪辫子、扣帽子、打棍子。“文艺争鸣”更多的是 “解经式”讨论。文学和文学家的个性不复存在。作家失去了艺术个性,代表时代和社 会发言,而且只能有一种声音。“文以载道”以新的面目登场,演出了一出出反文学和 反现代化的悲喜剧。文学现代化的要求只能在民间艺术形式里得到有限的体现。文学历 史到这里,也就淡出了现代化追求的历史进程。 文学就是宣传。宣传就是“载道”,“载”的是理想精神、英雄主义、阶级斗争、兴 无灭资、抑制个人之“道”。这是30年代左翼文学经过解放区文学的“改造”而“规范 化”之后留给十七年文学的真正精神遗产之一。图解政治、配合运动和斗争,塑造理想 化人物,展现时代的“激情”、史诗品格等诸多“文学脚镣”赋予文学以“组织社会生 活”的强大功能。在这种被夸张了的文学力量(“利用小说反党”)背后,文学自然已出 现片面化、畸形化发展的征兆,为“文革文学”登台亮相埋好了伏笔。这在突出体现了 这一时期创作实绩的“中心作家”的创作中,已经有所反映。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的现 代化,更多地体现在作家作品中发自内心深处的民间立场上,即如前文指出的:在一种 绝对垄断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规范下,文学创作中的民间性就是另一种文化意义上的“ 现代性”。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柳青的《创业史》,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文本。通过 对这一个案的具体分析,将会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不断僵化的左翼文学观念,怎样一 步步影响了十七年时期的作家创作,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追求,又是怎样一个充满曲折反 复而异常艰难的历程。 在花了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业史》文本研读之后,我们倒是比较倾心于一些研究 者的看法了:“像《创业史》,柳青难道不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吗?他既要按照政策虚 构梁生宝这样的英雄,又要写出梁三老汉来曲折传递农民的信息。但现在看来,这部小 说的价值就是在真实地写出了梁三老汉,而且描写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时寄予了极大 的同情,而不是站在官方立场上对农民最神圣的感情持嘲笑的态度。合作化运动从改变 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的理想来说当然是对的,可是这显然超出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农 民的接受能力。结果是影响了生产力而不是提高了生产力,也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注:陈思和.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梁生宝这一英雄人物的塑造以“现代”对“人”的基本观念去理解,更是充满了“时 代烙印”和强加于他身上的“非人性因素”。人性尺度、人道主义立场是伟大作家所坚 守的“文学良知”,也是文学这一潜移默化作用于人灵魂的艺术形式存有价值的基本品 格。而在《创业史》所塑造的英雄人物身上,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当具体的人已异化为 抽象政治理念工具符号时的人性缺失,有甚于鲁迅笔下强烈批判的“看客”,让人备觉 阴冷和绝望。虽然作家以细腻而极富才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梁生宝高瞻远瞩、公而忘 私、特立独行、敢想敢干的优秀品质和性格特征,但是体现于叙述细节中的梁生宝,却 是一个唯上是从、缺乏独立思想、寡恩薄义、对政治教条有宗教般狂热的“阿Q式的农 民”,只是他获得了“造反”、“革命”的许可证。他是新时代的农民,“新”在他有 了翻身的要求和实际活动,而在“新”生活对他的不断磨炼中,他也越来越不像是生活 在现实中的活生生的那个“人”了。柳青的现实主义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 。不仅作品的整个基调充满理想色彩,作品中的主人公,“理想精神”也是他们性格中 必不可少的元素,这是深受30年代左翼创作影响的。比如第一部“梁生宝买稻种”的第 五章,作家这样写生宝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