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04(2003)01-0025-09 文学的现代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走过了20世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路程。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就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学自身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和继承民族本土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中,追求能体现文学“现代性品格”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内涵不断拓展又很难精确化的动态历史范畴。文学,究其本质,是一种艺术精神。20世纪中国文学追求现代化的进程,正是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文学精神,展示各自的艺术力量,塑造不同时代文学整体面貌的形形色色文学灵魂的分化与整合过程。文学精神在一个特定阶段文学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文学自身不断调整变化,获得艺术生命力,从而逐步向文学的“现代性”品格靠近或最终实现文学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之一。人类存在,文学存在,文学精神就存在。她存在于我们对文学历史的深切认识中,存在于我们对当下文学的理解中,存在于我们对未来文学的深情瞩望中。左翼文学不仅在当时推动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深刻影响了其后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追求历史和文学的整体面貌。我们选取“现代化”这一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左翼文学及其文学精神,就是想理清这种从表面看起来与文学“现代化”目标甚为矛盾,而又让人容易与造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发展之路越走越窄甚至停滞不前的极“左”文艺思潮、文学观念等同起来的左翼文学现象(传统),在中国文学自身不断追求现代化的历史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左翼文学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同样也展现出与文学现代化追求的复杂而曲折的关系。我们试图要说清楚这种关系:哪一个历史段的左翼文学观念或创作有助于中国文学现代化总体目标的推进,而哪一个历史段的左翼文学观念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并不能体现真正的“左翼文学精神”,而是极左的政治思想在文学上的表现,这就要求研究者作细致的历史的辩证的区分。我们相信,左翼文学精神作为深刻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追求历史的中国文学精神之一,必将在新世纪的文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展示其独特的力量和风采。 (一)左翼文学精神的现代品格及其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作用 “左翼文学”精神,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左联”为文学活动中心,激进的、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及之后受其文学观念和创作模式影响,始终属于革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规范的文学创作中所贯穿的现实主义文学品格以及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这是一种已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强大传统的文学形态所独具的艺术内涵和现代文学意识,同一度造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发展之路越走越窄甚至停滞的极“左”文艺思潮、文学观念有本质区别。 左翼文学在现代史上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概括而言,有20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红色革命风暴”的影响,有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学说的广泛传播与盛行,有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现实政治和革命形势的思想需要,有30年代政治文化心理对左翼作家创作的影响(注:林虹.从众心理与30年代文学转向[J].郑州大学学报,2001(3).),以及中国固有的“文人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发扬等诸种重要因素。左翼文学在当时文坛掀起风暴,备受青年读者的欢迎,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当时主要的左翼文艺刊物有四五十种之多,由此可见其文学力量和影响。“左联”是左翼文学家的大本营。在“左联”的领导下,文学创作取得了出色成就,出现了鲁迅、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巨匠和一大批有鲜明创作个性的左翼作家,如蒋光慈、丁玲、胡也频、柔石、张天翼、萧红、萧军、艾芜、沙汀等,他们以其扎实的创作向世人展示了文学的价值,丰富了左翼文学的艺术表现方式,提升了左翼文学的艺术追求品格。鲁迅与茅盾投身左翼文学实践,但又与极端强调“革命”而使文学沦为政治工具的极左文学观念保持警觉和距离。他们以及一些对文学艺术本质有着精深把握的左翼理论家、创作家对左翼文学精神的理解和创作,真正代表了左翼文学发展的全部内涵和具有现代性品格的文学意识。这种左翼文学精神,既有力地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又为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注入了真正现代的生命和活力。 左翼文学精神突出文学的政治实践品格,强调文学为无产阶级的现实斗争服务,强调文学的现实战斗性。这在军阀混战、外患频仍的二30年代来讲,是关注现实的文学家的必然选择。左翼文学是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发生、发展,乃至壮大的文学。它是代表了与统治阶级文艺相对抗的文学。“左联”成立大会上通过的纲领认为:“社会变革期中的艺术,不是极端凝结为保守的要素,变成拥护顽固的统治之工具,便向进步的方向勇敢迈进,作为解放斗争的武器。也只有和历史的进行取同样的步伐的艺术,才能够唤喊它的明耀的光芒”(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A].马良春,张大明编.30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33.)。“诗人如果是预言者,艺术家如果是人类的导师,他们不能不站在历史的前线,为人类社会的进化,消除愚昧顽固的保守势力,负起解放斗争的使命”(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A].马良春,张大明编.30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33.)。显然,那个时代,艺术家以群众的导师自居,以启蒙者的身份出现于文坛,自觉肩负起政治使命,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和当时的艺术状况的把握和感觉还是相当敏锐的。也许,他们是不无偏激的,是狂热的,是过于理想主义的,但最终,他们是对“时代”负责的,是“真诚”的。于是他们发出这样的号召:“无产阶级作家和革命作家,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你们的笔锋,应当同着工人的盒子炮和红军的梭标枪炮,奋勇的前进!”(注: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A].马良春、张大明编.30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70.)要求文学家直接参与现实的政治斗争。他们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走上革命的征途,去追寻“真理”,舍身报国,这是何等的“威力”。左翼作家的语言及其思维方式对中国人的政治和日常生活,对中国之后的文学和日常语言形式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左翼作家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文艺运动,继承并充分发扬“五四”文学的感时忧国精神,作品中流动着浓烈的爱国热情。而“那种把中国当作一个受精神疾病折磨的国家所产生的执着的关心”的感时忧国精神,正是“区别中国文学现代阶段的标志”(注:李欧梵.论中国现代小说[J].邓卓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3).)。大多数左翼作家文学观念中的“现代意识”,也正是体现在他们日益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中。因此,他们反对作家缩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为艺术而艺术”,要求文学面对客观的现实问题。他们的思想,才逐步从专注于自我的浪漫主义转向了关注中国社会、无产阶级的生存命运这个更广阔的现实世界中,他们才全身心地倾心于更加具有概括认识社会能力的现实主义艺术。鲁迅在写于1931年的《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注: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5.300.84.)一文中也指出,在当时的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艺运动,其实就是惟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之外,中国已经毫无其他文艺。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已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的艺术’以至‘颓废’的作品也不能生产,现在来抵御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了。”郭沫若、蒋光慈、胡也频、丁玲、茅盾等左翼作家的文艺思想和创作上的内在转变,就有力地证实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强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