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333(2002)06-0007-05 王充闾是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散文创作的,他的创作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文 革”后到八十年代中期是他的散文创作的第三阶段。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1976年10月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四人帮”的粉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噩梦般的年代,文学也开始了新的历史阶 段。几代知识分子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和批判精神,文坛的面貌明显改变。 王充闾也按捺不住创作激情,重新拿起笔来,开始了他新的阶段的散文创作。 1978年他发表了散文《高跷忆》、《故垒情思》、《海上抒怀》;1979年他发表了随 笔《灯下漫笔》;1980年他发表了散文《春天》、《老窑工的喜悦》和《东风染绿三千 顷》,以及随笔《何前恭而后倨也》。 这之后,他的散文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至1984年迄,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写下了几十 篇、十几万字,还有一些旧体诗词。 这期间的成果,多辑于散文集《柳荫絮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着潮平岸阔、虎跃龙骧的蓬勃景象,创作情怀又从长 久的冬蛰中苏醒过来。心灵上的锁链脱掉了,一种火热的激情和昂扬的活力喷涌而出。 真实的感受,伴着联翩的浮想,通过理性的过滤,揭示出潜藏在生活深处的美感。这样 ,就再次与缪斯女神打上了交道。[1] 这段话,可看作是他对当时的创作心情和情形的总体概括。 那么,在这一阶段里,王充闾都写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不妨从文本出发, 做一下具体的分析。 根据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对于内容、形式和主题的内涵的界定并以此作为划分的标准, 王充闾此一阶段的作品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记人叙事类散文。写于1979年春节的《高跷忆》大概是王充闾重新提笔后发 表的第一篇散文了。作者以“我”的所忆所见,介绍了辽南高跷队在“文革”中的沉寂 和“文革”后的复兴。那精彩的表演和喜气洋洋的场面的描写,让人如闻如见;《老窑 工的喜悦》记叙了玉梁庄花盆窑在“文革”中被毁和“文革”后复兴的经过。作品将花 盆窑的命运和老窑工的心情一起描写,重点展示了粉碎“四人帮”后农民精神面貌的改 变;《东风染绿三千顷》则借助稻乡迷人的场景的描绘以及母女两代人的不同命运,写 出了“四人帮”横行期间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停滞和粉碎“四人帮”后农村现代化步伐的 加快。这类作品的写作时间离“文革”结束较近,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以“文 革”中和“文革”后进行对比,从而歌颂了粉碎“四人帮”后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农民精 神面貌发生的变化。 第二类是抒怀性作品,典型的有《壮歌行》和《逝者如斯》。前者中,作者借助从歌 声中所受到的鼓舞,表达了改革开放之初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后者则由海上一梦引发 的对光阴易逝的慨叹,表达了一种珍惜生命、奋发向上的情怀。行文多取抒情和议论, 虽不拘格套,但显得直白。 第三类属游记回忆类,是本阶段作品中艺术性最高的。代表作有《仙阁遐思》、《古 洞泛舟》、《捕蟹者说》和《淹城纪闻》。《仙阁遐思》写的是登临蓬莱仙阁引发的遐 想。作者在极写了蓬莱仙阁的“凌虚结撰,气象非凡”和海市蜃楼的“奇”之后,指出 ,“人世间的一切成果都是靠艰辛的劳动取得的。”并歌颂了如“铺路的鹅卵石”一般 的普通劳动人民;《古洞泛舟》写的是游本溪水洞。作者先写了古洞的种种奇观妙景以 及泛舟其中的种种感觉,最后归入到祖国母亲的美丽和今人开发、建设的责任;《淹城 纪闻》的结构与前两篇一致,在写罢淹城遗址的景象和关于淹城被破的古老传说之后, 引申出一个哲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捕蟹者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 了儿时随父去大草场割草,间歇时捉蟹的趣事,结论是:“甘食美味往往出现在艰辛劳 动之后”。 第四类讲为官之道,体裁多为随笔。《记事珠》一文主要写了五十年代后期下放农村 劳动期间试种药玉米失败的经过。意在指出领导干部应以此为鉴,“公余之暇,偶一思 之,也不无益处。”《何前恭而后倨也》认为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文艺作品;《灯下漫 笔》由历史上的文字狱谈到民主政治的必要性,《茶余漫话》讲为官清廉,《在乎山水 之外》讲为民兴利…… 不能否认,王充闾这一阶段的散文创作较五十年代末期在内容上丰厚了许多,语言及 表现方法也更趋成熟了。题材之广泛涉及到古今,不仅有叙写当时的现实生活的,还有 写风景名胜的,写沉思漫想的。大量的诗文史话的融入也增加了不少厚重感。这些和他 在“文革”期间的遭际有关。 如前所述,“文革”初期他是属于被打倒的一类的。虽然没有受到更大的折磨,但也 尝到了孤独、痛苦、迷惑,以及有才华不得施展的滋味。对现实和前途的失望迫使他进 入了书的世界,于是在原本就坚实的古文化基础上又获得了大量的文史知识。加之这时 的王充闾已年届不惑,再不是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了。他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 思想和情感也已成熟。这些都决定了他此时期的创作必然发生变化,有些篇章取材构思 叙述描写甚至已达到了相当出色的地步。比如与文集同名的散文《柳荫絮语》,以“柳 ”为聚焦点,融所见、所感,诗话、史实,浪漫的情怀、质朴的现实,以及叙述、说明 、描写、议论于一炉,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将一个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柳”,写 得活灵活现、神形毕肖;《小楼一夜听春雨》又以“春雨”为文眼,由“雨”引发开去 ,写了春雨的诸多妙处,饶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