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02)03-0008-04 五四之后,中国的杂志出版逐渐向自由发行的方向萌芽,各种类型的新生杂志、报刊 的出现成为社会的一大盛景。胡适在1922年的估计是:五四以后,中国约有400种白话 文新刊出现。尤其是由进步知识分子群所共同策划、创办的期刊,则带有更为明显的思 想革新、批判和反抗的意味,这些期刊本身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鲁迅作为跨时代新文化主将,一生主编和参与编辑工作的报刊杂志约有20余种,他以 自己的亲和力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期刊发展的高潮,并承担了诸多工作,这一场文 化盛景的起落沉浮与他的生命历程息息关联。本文重点关注鲁迅作为杂志人的工作历程 以及在此中彰显的杂志出版理念。 始于《新生》的杂志创办理念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就时常为《浙江潮》、《河南》杂志写作,并积极筹办《新 生》杂志,此后一生中他所从事的杂文写作、美术推广、国外优秀文学的翻译工作无不 始于《新生》的办刊理念。 许寿棠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写道:“鲁迅在弘文学院时,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 关的大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 病根何在?他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后来所以就毅然决然放弃学医而从 事文艺运动,其目标之一,就是想解决这些问题,他知道即使不能骤然得到全部解决, 也求于逐渐解决或有所贡献。因此办杂志、译小说,主旨在此中。”“鲁迅的文艺运动 的计划是在于发刊杂志,这杂志的名称在从中国回东京前早已定好了。乃是沿用但丁的 名作《新生》……这本是同人杂志。”[1]P814“《新生》虽然没有办成,可是书面的 图案以及插画等等,记得是统统预备好了,一事不苛的;连它的西方译名,也不肯随俗 用现代外国语,而必须用拉丁文,曰:Vita Nuova。”[2] 《新生》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未能出世,他为筹办《新生》所收集的材料,演化成 其后的《摩罗诗力说》以及《域外小说集》。“《新生》的运动是孤立的,但是脉搏却 是与当时民族革命运动相通……那时同盟会刊行……《民报》,……可是它只重政治和 学术,顾不到文艺这方面的工作差不多便由《新生》来负担下去。因为这个缘故,《新 生》的介绍翻译方向便以民族解放为目标,收集材料自然倾向东欧一面,因为那里有好 些‘弱小民族’处于殖民地的地位,正在竭力挣扎,想要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1]P 829-830 《新生》虽然没有诞生,却是鲁迅杂志理念最具雏形的一次体现,同人意识、刊物主 旨以及刊物的美化、设计方面都被他在实际运作中加以特别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与推 介国外先进的文艺创作的热诚支持着他在思想荒原上前行。 5年后,《越铎日报》出世,身为名誉总编辑的鲁迅在其创刊号上激情洋溢地写道:“ 纾自由之言论,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之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覆,振勇毅 之精神”。虽然这仅仅是越社青年自办的一张地方性小报,但鲁迅寄予它以进步出版刊 物的信心和愿望:应具有开启社会精神革新的勇力、充当拥有社会监督人的权力,更应 是民众自由声音的讲坛。但现实的拒绝和实际工作的失利,终于使鲁迅意识到在当时的 中国,报纸和杂志实在是并无多大自由可言的,或者被同化,或者被剿灭。“但希望, 却是不能抹杀的”(《呐喊》自序)。从失败和痛苦中生长起来的忧患意识,逐渐转化为 《新青年》之中的现实主义。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呐喊·自序》)。 他努力使自己的创作符合整体的风格,“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 显出若干亮色。”(《自选集·自序》)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创作与办刊相协并进的文化革 新和思想革新的开创之路,也为同时代的诸多革命性刊物和社团文艺刊物的创办贡献了 自己的无限心力。 从《语丝》的自由文体到《莽原》的血与火焰 鲁迅从1918年加入《新青年》工作之中,经常应陈独秀的邀请去参加“商量怎样进行 《新青年》的集会”(《<守常全集>题记》)。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史的纪元,而《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以及一 系列的随感录,“具有缜密和雄辩的逻辑力量与高超的艺术水平,为五四后报刊上文艺 杂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 《新青年》仅是鲁迅的试刀之作,他并无很多实质性工作。当《新青年》的旗帜渐渐 黯淡下去时,“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新青年》的分裂已是迫在眼前。 针对胡适力主“不谈政治,专心于学术文艺”的办刊思想,鲁迅大力反对,“《新青年 》的趋势是倾于分裂的,不容易勉强调和统一”,“所以任由它分裂”也不妨是件好事 [4]。如果失去了统一的杂志编辑思路,还不如由其分裂。鲁迅也并未如愿将自己的办 刊理想实现于《新青年》中,只“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里走来走去”,“ 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呐喊·自序》)而《新青年》终于于1922年休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