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是青年在文坛显露才华的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和文坛活 跃分子,大多很年青。不能排除偶然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时代的大环境,作家所处的 小环境和作家的主观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迈入近代,在列强的虎视眈眈、图谋 瓜分的危境下,为求救亡图存,决策者不得不缓慢地打开国门,外国的各种思潮得以传 入,进化论、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尼采学说、实验主义、弗罗伊特学说等等,在 知识界特别是知识青年中受到欢迎,迅速传播开来。这是思想大解放的年代,同时,又 是文学生机勃勃的春天。报刊上译载和出版机构出版了俄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美国、意大利和弱小民族、国家的文学作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意象派、未来主 义、象征主义等各个流派的文学理论及作品蜂拥而入,大学生、中学生写诗写小说,编 刊物,一时成为风尚。在这种氛围中,感到寂寞、忧郁、苦闷而又要求上进的冯至,在 晚唐诗和宋词熏陶下的冯至,倾向于浪漫主义而对《女神》情有独钟的冯至,开始投入 “缪斯”的怀抱,就很自然了。 冯至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我以为是1921年。此前,他虽然有试作,但那只能看作是中 学生的习作。这一年他写下了大量新诗。张定璜先生1923年向《创造季刊》二卷一期推 荐发表冯至的“处女作”时,写了一段附记,说: 这个青年诗人的诗向来是自作自歌,不求人知,《梦境》大概合算起来有千余首(注: 冯至后来说:“这里说‘千余首’估计过多;实际上不过十余首,而且大都失败了。” 见《致周棉(1991.2.23)》,《冯至全集》第12卷第36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都是一千九百二十年前的东西……我只想再加一句的是,《绿衣人》和《问》和《 我这样的歌唱》采自《梦境》,其余的乃是新作。 这些诗,实际上都写于1921至1923年,发表时间则是1923年5月。 冯至最早写的诗,我们已无法确定;今天人们可以读到的只是它发表的诗中写的最早 的一首,即《绿衣人》(注:据《创造季刊》,作者后收入《昨日之歌》时,文字有所 改动。): 一个绿衣邮夫, 日日的来来往往! 低着头儿走路; 但,他小小手里 ——也有时看看路旁。 拿了些梦中人的运命。 它的面貌很是平常,当他正在敲这个人的门 ——大半安于他的生活,——谁又留神或想—— 带不着一点悲伤。“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 谁来注意他,——1921,4,21;北京路上。 这首诗及冯至早期的某些诗,写于他进北京大学前夕,发表于进北大后。可以设想, 如果不是进了北大得张定璜先生之助,将冯至的二十五首诗推荐给《创造季刊》发表, 这些诗也可能像冯至自己毁弃了的几十首诗一样,永无与读者见面之日(注:冯至后来 说:“这里说‘千余首’估计过多;实际上不过十余首,而且大都失败了。”见《致周 棉(1991.2.23)》,《冯至全集》第12卷第36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自然 ,这些诗毕竟是十几岁青年的试作,其中部分作品比较稚嫩,诗意不浓或失之于浅,后 来作者在编《昨日之歌》时,只选录了八首,即《一颗明珠》、《不能容忍了》、《夜 深了》、《满天星辰》(注:收入《昨日之歌》时改题为《满天星光》,个别文字有改 动。)、《初春暮雨(返京后)》(注:收入《昨日之歌》时改题为《暮雨》,改动较大。 )、《畅观楼顶》(注:收入《昨日之歌》时改题为《楼上》,个别字句有改动。)、《 绿衣人》、《问》。这八首确是这一批发表的诗中的较优之作。整体而论,多写诗人切 身的感受和想象。16首小诗总题为《归乡》,实际上也是他1923年归乡所作。《序诗》 说,家乡本无奇异的花果: 只因无处可使我停留, 我只好暂时归去! 所以第一首《车上》才有“怕到家乡,又要到家乡”的矛盾。组诗中的《这朵花儿》 、《心湖里》、《祈祷》、《夜深了》、《乞者》等可能与作者“在中学混沌时代曾经 爱过的一位姑娘”有关(注:《致杨晦(1924.9.16)》,《冯至全集》第12卷第24页。) ,旧情涌上心头,重加演绎;《来到了》系作者目睹旧居的感受;《(阴历)除夕》表现 祖父回忆往事在作者心中的“震荡”;《明天,走了!》是写离别亲人前夕的“怅怅” 的情怀。关于《绿衣人》,作者说: 远在1921年,我是一个没有满十六岁的青年,从一个四年制的中学毕了业,不知道将 来将要做什么,看不清面前的道路。那时的北京城是一篇灰色,街头巷尾,到处是贫苦 的形象和悲痛的声音,我们爱说当时的青年们口头上的一句话:“没有花,没有光,没 有爱。”傍晚时刻,我常在一条又一条胡同里散步。……一天,我又在散步,对面走来 一个邮务员,穿著一身绿色的制服,他的面貌是平静的,和这沉寂的街道一样平静,他 手里握着一束信件,有时把信件投入几家紧紧关闭的门缝里。我看着这个景象,脑里起 了幻想,我想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不是天灾,就是兵祸,这些信又给那些收信的人家 送来了什么样不幸的消息呢?这些信会使那些收信的人家起些什么样的变化呢?我当时根 据这些空洞的,不切实的想象写下了我青年时期第一部诗集里的第一首诗。(注:《<西 郊集>后记》,《冯至全集》第2卷第131、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