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大家,是近百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人物,其《焚书》是公认的研究李贽的最重要的材料。然目前我们所见的《焚书》都是在万历年间惨遭禁毁之后重新编刊的,且都刊印于李贽身后多年。因此,《焚书》的原貌究竟如何?现存的《焚书》是否都是李贽的作品?这应该是研究李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可是自从十九世纪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先驱者吉田松阴开始重视李贽,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李贽的热潮以来,虽有个别学者如胡适曾明确怀疑过《焚书》的可靠性(注:胡适《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今所传《忠义水浒传》,大概出于李贽死后。因为他爱批点杂书,故坊贾翻刻《水浒传》,也就借重这一位身死牢狱而名誉更大的名人。日本冈岛璞翻刻的《忠义水浒传》,有李贽的《读忠义水浒传序》一篇。此序虽收在《焚书》及《李氏文集》,但《焚书》与《李氏文集》皆是李贽死后的辑本,不足为据。”见《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37页。),但后来者鲜有认真地关心过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以致目前有的所谓校本也于此不置一词,在广大读者乃至一些学者的心目中,早不辨《焚书》的原貌如何了。今笔者不揣愚陋,提几个问题供同好讨论。 《焚书》原本当为几卷? 目前所存多种明刊《焚书》,及最为通行的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本与1974年修订本的基本格局大致相同,都为六卷:卷一“书答”,卷二“书答”,卷三“杂述”,卷四“杂述”,卷五“读史”,卷六“四言长篇”等。但考察李贽自己当年所言及有关记载,原本当为两卷。 下面,不妨将李贽自己谈及《焚书》的文字摘录于下: 一、《焚书》卷一《答焦漪园》:“……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名曰《李氏焚书》,大抵多因缘语、忿激语,不比寻常套语。恐览者或生怪憾,故名曰《焚书》,言其当焚而弃之也。见在者百有余纸,陆续则不可知,今姑未暇录上。” 二、《焚书》卷二《与河南吴中丞书》:“……兹因晋老经过之便,谨付《焚书》四册,盖新刻也,稍能发人道心,故附请教。” 三、《续焚书》卷一《与汪鼎甫》:“发去《焚书》二本,付陈子刻。恐场事毕,有好汉要看我《说书》以作圣贤者,未可知也。如无人刻,便是无人要为圣贤,不刻亦罢,不要强刻。若《焚书》自是人人同好,速刻之!但须十分对过,不差落乃好,慎勿草草。” 以上三则材料可说明两个问题: 一、从内容看,原刻《焚书》是“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亦即《焚书自序》说的“答知己书问”,其中主要部分可能就如袁中道所说的是“与耿公辩论之语……遂裒之为《焚书》”(《李温陵传》)。换句话说,《焚书》的原刊只是“书答”,别无他文,而现存《焚书》的“书答”即为两卷。 二、从篇幅看,原刻《焚书》曾将稿本订成“二本” “百有余纸”,刻本装成“四册”。百余纸的篇幅分成两卷四册,也合当时出版物的一般装帧情况。 今考察目前国内外所存明刊《焚书》的实际情况来看,均叶九行、行二十字,虽这六卷书的装订并不相同,但均可证明两卷“书答”即“百余纸”,且也可装订成四册。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四册装本,卷一为60叶,卷二为59叶,共119叶,即与“百余纸”的说法相合。两卷合订成一册。 二、五册装、六册装本,卷一标66叶,由于第52叶的叶码刻成“五二之五八”,虚标了6叶,故实际上也是60叶,装订成一册;卷二亦标为66叶,由于第11叶刻成“十一之十八”,虚标了7叶,故实际上也是59叶,亦装订成一册。两卷“书答”亦共119叶,但装订成二册。 三、十册装本,其叶码标号,同五册装本与六册装本,二卷均虚标为66叶,但实际也共119叶。不同的是,它将二卷分装成四册,第一册是卷一的第1叶至第31叶,第二册是卷一的第32叶至第66叶;第三册是卷二的第1叶至第39叶,第四册是卷二的第40叶至第66叶。 由此可见,两卷“书答”确为百余纸,刻本可装订成四册(十册装本即是),抄本或成二本,与李贽自己所言完全符合。 不过,他在《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也说过“《焚书》五册”的话,但这是指他后来抄写的一种稿本。在这封信中,他接着说:“幸细披阅,仍附友山还我!盖念我老人抄写之难,纸笔之难,观看之难,念此三难,是以须记心复付友山还我也;且无别本矣。”因此,《焚书》的刻本还当是四册二卷百余纸。 除了李贽自己所言之外,又有旁证两则可明《焚书》初刊是两卷: 一、与李贽同时代的同乡何乔远(万历十四年进士)的《闽书·方外志》下卷录沈铁《李卓吾传》云:“所著有《藏书》四十卷,《说书》、《焚书》各二卷,《初潭》四卷,而佛经诸书不与焉。” 二、日本吉田松阴《己未存稿》“与士毅书”则云: “向目肖海(士屋)借示李氏《焚书》,卓吾居士一世之奇男子,其言往往与仆之心合,反覆甚喜。”后于“寄书”则中又云:“李氏二册返璧,此书甚可宝贵。”这里所说的“二册”虽不等于“二卷”,但绝不可能是六卷本,一般说来,还当是两卷本。 总之,李贽《焚书》的原刻当为二卷四册百余纸,仅为“书答”,今通行的六卷本中的后四卷,均为后人所增编。换言之,四百年来所谓的《焚书》,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焚书》。 《焚书自序》是否是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