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7日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有100多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占今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近一半,大大低于以往同期的签约率。尽管根据有关专业人士的分析,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比公布的统计数字要高一些,但大学生就业相对难度增大仍然是公认的事实。媒体对此予以了较为强化的报道,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关注和探讨。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大学扩招惹的祸,并因此而抱怨甚至指责大学扩招这样的决策。不可否认,在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扩招与不扩招对大学生按较为理想的目标择业显然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公布的数字,今年共有212万大学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比去年的145万增加了67万,增幅为46.2%。增幅较大的原因是1999年扩招的第一批学生正好今年毕业。显然,相对于不扩招,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无疑会相对减小。但是,因此而主张放慢挖掘大学招生数量的潜能,则无疑是片面和短视的。 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教育需求与市场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按照社会需求来配置资源,以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供给。高等教育目前是一种有价服务,它的供给无疑也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中国在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免费性的供给,因此,大学招生数量只能是供给约束型,它所面对的实际上是一种近乎无穷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按人头计算的供给数量就只能根据财政收入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由国家单方面来确定。 随着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免费供给向有偿供给方向转变。目前大学学费和其他各种费用之和大多超过年万元的水平,其中学费通常在5000元以上。尽管这样的学费标准仍然远低于政府对每个大学生的平均投入成本(平均成本较高也与大学冗员过多有关,从而如果将教育成本全部摊到学生身上,则是很不公正的),但对于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来说,每年上万元的成本已经是很重的负担了。 然而,即便如此,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仍远远大于高等教育的供给。从许多家庭在过剩经济情况下不惜节衣缩食甚至多方借贷来供孩子上大学的现状看,就可知国人对于大学教育的需求是何等的强劲。当然,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部分补贴使家庭支付的教育成本相对降低,从而相对于个人全额付费而言,显然也刺激了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从全额付费的民办高校和各种自学考试收费班的发展情况来看,即便所有高校均实行按实际成本全额付费,高等教育也仍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这种供求状况表明,按照市场资源配置原理,大学扩招正是面向市场逐渐缓解供不应求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努力。也就是说,一方面是经济过剩,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强劲需求,正好表明社会资源应向高等教育领域流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11月,当时在亚行总部工作的汤敏博士和夫人左小蕾,建议中国政府在3至4年内使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这一建议得到了高层认可。 汤敏提出扩招建议的初衷之一是拉动内需,其结果是:“过去三年里,国家多投了800亿,建食堂、教舍,加起来,比过去五十年都多”。而在经济过剩内需不足情况下,以日益上升的高等教育需求为导向扩大教育投资,并由此拉动了经济增长,恰恰说明大学扩招是在政府主导教育投资体制下,自觉顺应市场经济以需求为导向来配置社会资源之原理的明智之举。这一点,对那些由于扩招而得以上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无疑是深有同感的。当然,人人自然都希望上大学容易,毕业时选择理想的工作也很容易,但常识告诉人们,这种理想是根本不现实的。物以稀为贵,入学日益容易,毕业即得到理想岗位的人数比例也就必然降低。 此外,还应看到,即便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规模也是相对落后的。以蒙古、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三国与我国比较,1994-1997年三个国家和我国的男性/女性大学毛入学率分别为10%/24%、15%/8%,8%/5%、7%/4%,而2000年的人均国民收入(购买力平价)则分别为1760、2830、2340和3920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580美元)。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还落后于一些经济水平不如中国的国家。那么,大学扩招无疑就更应该被看作是“好雨知时节”了。 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学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拓展 最早的大学教育,侧重培养的是哲人、思想家、科学家、学者和教育家等劳心者。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学的教育也不断地拓展着学生就业的领域。发达国家的大学早已向着培养更多普通劳力者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从学位的区分来看,大致可以说,在发达国家,博士学位侧重于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硕士侧重于培养管理者和高级白领人才,学士学位则主要是培养有一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了。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毕业生供给数量在长期内一直相对十分有限,造成了大学本科毕业生奇货可居的现象,也就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即大学生是高级人才,就业领域应该是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等待遇较为优厚的部门。换句话说,如果将全部社会就业层次视为一个多层宝塔的话,大学生长期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应属于在宝塔最顶端几个层次就业的人才。 不错,“人往高处走”,择业者自然希望理想的就业起点,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观念常常落后于现实的变化,也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寄托于道德说教,通常是难以长期奏效的。而市场经济的一个伟大功能,则是顾其自然地使得“水往低处流”,迫使人们逐渐地变得现实,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当最为理想的择业目标无法实现时,生存的压力就会迫使择业者选择次优的结果;如果次优也难以实现,那就自然会被逼选择次次优;依此类推,直到找到饭碗为止。一项调查显示,全国89个城市中,机关的工作岗位需求不到1%,但是大学生就业时首选政府部门者占了30%以上。显然,无论怎样失望,这些抱着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只能另择“低”就。这对许多抱着理想主义就业憧憬并付出了很高经济代价的大学生及其家长来说,的确是令人遗憾的事,特别是从短期看,甚至是有些残酷的。不过,“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市场经济就是以这样使个人有得有失的不无遗憾的手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之不断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