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03)06-0001-05 对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高低的判断,不同的学者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所确定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目前,国际上一般是采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gross enroLLment ratios)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发展水平。由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高等教育学生数”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college age population)的比率,而不同的国家、组织机构和学者在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大学生、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理解不同,所采用的量化指标也不同,往往对同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衡量就有较大的出入。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国家、国际组织机构和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大学生内涵的界定、入学率的确定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用于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较为合理的方式。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现代大学生的界定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某个国家高等教育从培养少数精英逐步向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过渡直至向社会全体公众普及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然而,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概念是指面向少数人的大学教育和优质的高等院校教育,即现在人们常说的“精英高等教育”。传统观念上的大学生仅指这些教育机构中的学习者。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国际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如美国的G·E·F·贝雷迪(G.E.F.Bereday),英国的埃德蒙·J·金(E.J.King)等就批评传统的高等教育概念过于狭窄,排斥了大众高等教育(mass higher education)。他们认为,现代高等教育是包括中等后的所有教育,外延十分广泛,例如,包括了高等技术训练、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校内和校外学习的大学生、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大学生和产学合作教育的在职大学生,等等。于是,他们当时就将完成中等教育学业年满16岁的青年确定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对象,并将现代高等教育界定为“广义的中等后教育”,以区别于狭窄的传统高等教育概念[1]。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将高等教育界定为:“由大学或由国家主管当局批准为高等院校的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中学后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培训”[2]。这个定义基本上肯定了70年代G·E·F·贝雷迪等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所界定的现代高等教育概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这一概念,现代大学生,即为“广义的中等后教育”系统的学习者。 然而,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及其影响,各个国家对高等教育学生的理解和对大学生数的确定迥然不同。例如,瑞土在统计高等教育学生数时,把师范院校和各种高等职业学院列为中等后教育并将其学生数排除在外。而美国政府则将中等后的非学位教育的学生数统统列入高等教育学生数的范畴。对美国教育行政部门的统计口径,德国的学者感到惊讶并不予认同。例如,德国特里尔(Trier)大学社会学系的保尔·卫道夫(Paul Windolf)教授于1997年在进行国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比较中,只将美国的四年制大学毕业生数与欧洲国家的大学生数等同看待[3]。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罗伯特·吉姆斯基(Robert Zemsky)教授对其政府教育部门关于高等教育规模的界定,以及未扣除中途辗学人数的做法也感到不恰当,认为是降低了高等教育的水准[4]。平心而论,德国保尔·卫道夫教授的算法大大低估了美国高等教育学生数的规模,并非公允。因为,不论是G·E·F·贝雷迪等人,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高等教育概念均将中等后教育界定为高等教育。有关辍学率问题,一方面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已跨入普及阶段,时学时辍现象正是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一大特征;另一方面美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而非学年制,时学时辍现象并不说明这些学生真正完全退出学校学习,他们只是延长了学习年限而已。另外,美国大学生数的统计一般是以注册学生数为准,而注册是要交学费的,交了学费的学生该学期一般不会轻易退学。至于未注册交费者,统计年鉴也就未将该生计入。目前,中国部分高等院校也开始实行真正的弹性学分制,读三年或七年可由学生自选[5]。这种“三明治”的学制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一个以实行“学分制”为主的弹性学制的国家,在计算其大学生数时,要慎重,不要简单化地给予大打折扣。总之,不同历史传统、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对其高等教育学生内涵的理解,以及大学生数的规定是不同的。所以,在国际比较中应注意各国的差异性和可比性。另外,在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数时,也应充分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况。 二、高等教育“入学率”不同规定的利弊分析 不同国家、国际组织和学者对高等教育入学率内涵的界定与计算方法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以高等教育学生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程度的指标。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3年前出版的《统计年鉴》是以各国大学生数占该国总人口的10万分之几作为该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程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