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不仅一度威胁高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也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在“非典”逐渐得到有效遏制之际,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逐渐认识到,危机管理不仅是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事,也是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建立并完善高校危机管理制度,已成为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界定 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罗森塔尔等,1989)[1]。广义来讲,危机管理就是如何面对威胁——意识到潜在的威胁并努力去阻止其发生;一伺其发生又迅速和有效地应对[2]。 高校的危机管理或许可从以下四个层次来认识。 (一)高校作为一种组织,客观存在着某些不得不面对的危机 非典型肺炎的肆虐,就是一种警示。其实,高校可能面临的危机还有很多情形,如基于自然因素的破坏性地震、水涝灾害,基于社会因素的恐怖袭击、大规模学潮,以及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交互影响导致的重大火灾、恶性传染病流行等。这些危机的共同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特别是可能会导致高校教学科研中断,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有的香港学者将其概括为“威胁到学校运作”、“损害学校功能”[3],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高校危机的范畴。它与高校更多遇到的危害性事件,如因某些排行榜的排名导致招生受挫、学术腐败行为曝光、师生伤亡个案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对高校的影响可能是局部的、暂时的,也不可能导致教学科研活动中断;一旦发生,也只是学校个别部门或机构出面处理(如新闻中心出面实施的危机公关行为)。但也要看到,某些危害性事件处理不当,也有演化为危机的可能,因此亦不可等闲视之。 (二)既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危机,高校就不能不进行危机管理 可以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高校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4]。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和政府、企业及其他营利或非营利组织一样,必须面对危机管理这一重大课题。同时,由于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任,及时有效地规避各种危机,或者在危机到来之际,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害,具有特殊的极端重要性。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原本属于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危机管理概念,引入高校管理之中,并将其列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校面临危机的某些特殊性,增加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通过对“非典”灾难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面临的危机既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不可控性等一般危机的共同特性,又具有高校群体特点赋予的独有特性,如社会敏感性、主体活跃性等。前者是指高校作为科研、理论重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师生作为高知识、高素质群体,始终倍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与关注。这种“公共性”使得高校危机更易引起社会反响,更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产生危机的“放大”或“辐射”效应。后者是指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具有活跃性、敢为性、群体性等特性。在危机管理中,如果能得到正确引导,往往能够有效地抑制危机;反之,极易导致危机的恶化。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四)高校危机管理,是社会危机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有效延伸 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的危机管理自然不能自外于社会。抗击“非典”的斗争充分说明,高校的危机管理离开了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离开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离开了社会各界(例如各类医疗机构、新闻媒体)的鼎立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实施的。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高校的危机管理,是社会危机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有效延伸。 二、高校危机管理的主要应对措施 下面结合高校抗击“非典”的斗争,对高校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进行研究。 (一)迅速建立坚强有力的危机管理指挥体系,做到总揽全局,令行禁止 危机一旦爆发,往往给高校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影响,甚至会导致管理的瘫痪。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迅速建立一套打破管理常规的、“垂直型”的危机管理指挥系统。例如,我校在抗击“非典”斗争的初期,就迅速成立了由学校主要党政领导组成的指挥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学校应对危机的各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实体化的办公室,抽调专人专职工作;同时,把防范非典型肺炎所有艰苦、复杂、紧迫的日常工作进行统一归并,成立了综合协调组、信息发布组、日常防护和后勤保障组等三个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各院系相应成立危机应对工作机构,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本单位的危机管理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垂直型”的“组织到末梢、指挥到终端”的组织架构,既能保证危机指挥体系的管理权威,缩短“管理距离”,提高管理效率,又能充分兼顾各部门、各院系的工作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整体提高学校应对“非典”的能力(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