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4-0055-03 一、高校德育的困境 1.德育主体的迷失。在高校德育课堂上,互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迷失是共存的,在传统德育的单向灌输下成长的大学生,对德育课的忽视和逃避是明显的,学生不知德育课能给他什么,他真正想要的能否在课堂上获得。面对学生的怀疑、彼此的观念冲突和外界的种种猜疑,教师常常找不到尊严感,带来价值感的失落。在寻找价值回归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打动学生,从而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而道德教育本身的功能却在丧失。 2.德育内容远离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实在的,由人构成的世界,它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就是生活于这样的世界。而“德育内容却在回避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1]只呈现给学生美好、善良、非真实的一面。课堂上教师不绝于耳的“崇高”、“理想”和“奉献”,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困境、道德冲突没有多大帮助,于是学生也就形成了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了学校内部生活,一套是为了校外生活,一套用于人前,一套用于人后。德育成为没有“心”参与的德育,而没有学生心灵的共鸣与参与的德育又怎能育人呢? 3.德育目标的理想化。将大学生定位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道德教育,几十年来自觉不自觉地以“成才”教育取代“成人”教育,不仅给德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凸现了其政治功能,也忽略了其首先是一个“人”的前提。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组合,而德育强调的是道德理性和道德义务,具有理想化与超现实性,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更何况是自律意识并不强的大学生呢?相反,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如诚实守信原则、公正原则和道德权利被忽略,而同情心、公德心、正义感的培养和训练被淡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倒置。新世纪的德育是“固守自己的阵地,高举‘崇高’与‘理想’的旗帜,以不变应万变,还是改变姿态,降低标准,提倡宽容与理解,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融入世俗社会呢?”[2] 4.德育方法的单一性。尽管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不少好的教育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参观访问,但总体收效甚微。德育的对象是有个性、有差异、有思考判断能力的个体,而“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仍是沿袭传统的集体灌输式方法,即‘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式,忽视启发和个别教育,比较强调外部管理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3]学生被当成“美德袋”,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从而难以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认同感。 5.德育科研的薄弱。尽管高校德育改革也提了很多年,但改革的成效不大,科研成果少。多数高校在德育学上缺乏学术研究梯队,科研水平不高,而教师也埋头于繁重的德育基础课教学,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缺少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了解,德育呈现与其它学科学术成果的疏离,鲜见德育与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交叉与应用,也使德育教材呈现观点与内容的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又何以能打动学生呢? 6.德育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德育课每年都上,但上与没上的差别没人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也以没出问题作为评判德育效果的标准,而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素质到底如何,缺乏量化标准和测评方法,这就容易导致德育效果好坏无人关心,德育工作也就成为门面了。 二、高校德育理念的走向 面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种种困境,德育理念的创新成为必然。“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4]作者认为,德育的人性化、实证化、动态化、整合化、自主化的走向是新世纪高校德育发展的趋势。 1.从物化走向人性化。在人是物的奴隶,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人的价值和生活意义被漠视的背景下,既往的德育把受教育者当作物对待,把人作为知识的容器,忽略人的内在需要,否认人的能动性,这必然带来德育的失败。德育的目的是人,人不是手段,所以德育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道德权利,使对人的德育,实现从超人的精神境界到凡人的人性与人心的回归,这样才有主体间的相互尊重与共鸣,相互融合与提升,道德教育的目的才成为可能。“人性化的德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5] 从物化走向人性化,在于发现,教师真正发现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内在需求的生命体,是能动的创造的人。也在于放下,教师须放下在道德上的权威感和心理优势,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视角,接纳学生,甚至无论是多么无知与荒谬,这样才会产生真正的信任、共情。接纳之后的澄清,更易使师生达成对道德困境、道德难题的理解与共识,学生的道德成长因而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就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2.从单纯说教走向说理实证的结合。既往的德育以说理和说教为主,缺乏实证基础,而心理学的渗入可为它提供这样的基础。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而德育自身是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心理学的规律可运用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咨询心理学中的团体互动与游戏方式可增加德育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更重要的在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用于道德的实证与实验研究,提升其说服力、真实性和科学性。思想道德素质的测验、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测试、大学生道德心理状况调查、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测评,都可以进行持续性的实证研究,从数据中获得一定结论,使道德教育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使道德内容充实,教师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就可避免空洞和盲目。我国高校德育在实证研究方面已经迈出步伐,但没有形成主流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