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3)05-0001-05 近年来,大学评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为各高等院校所关心,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久前,媒体公布的2003年《中国大学评价》以及15所中国一流大学的报道出台之后,更是引起了许多议论。由于大学评价的结果事关被评价学校的社会声誉乃至办学方向等问题,弄不好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意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行政体制改革应该如此,教育改革亦应该如此。同样,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或开展大学评价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大学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价的指标体系。目前我国一些机构所开展的大学评价活动,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所主张的社会评价就是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笔者认为,目前的大学评价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都将着重点放在了大学构成的要素上,因此可将其称之为大学的要素评价。本文所主张的大学评价则是把评价内容的着重点放在大学的产出上,即大学的社会成果上,所以称之为大学的社会评价。 一、目前大学评价的主要问题 首先,开展大学评价活动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是被评价大学间是否存在着可比性。就我国的国情而言,虽然大学在管理体制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政策制度的缘故,各大学在学科设置、经费、师资力量、学生来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也有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以文科为主的大学或是文理并重的大学。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校虽然努力朝着综合大学的方向发展,但也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对大学进行评价实际上就是一种排座次,就是一种通过相互比较进行排名。因此,要使这种评价做得尽可能地科学、公平、合理,首先就必须考虑到被评价大学之间可比性的问题。这是开展大学评价活动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目前我国一些评价机构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将缺乏可比性的一些大学放在一起进行评价,不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甚至还会起着一种错误的导向作用,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同样,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着是否具有可比性的问题。比如理工科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之间就不存在什么可比性。因此,如果凭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科学技术论文数量统计作出评价,那么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院校就肯定要吃大亏。不考虑大学(或学科)之间的可比性而进行评价的最大弊端是忘却了大学(或学科)的办学目标和宗旨,也就是忘却了评价的目的和宗旨。众所周知,我国大学有各自的办学目标和宗旨,有的是培养工科人才,有的是培养文科人才,还有的是培养教师或者其他专业的人才,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不考虑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宗旨进行评价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有可能使所有被评价的大学都向综合大学看齐,进而丢失了原本的目标和特色。实际上,近年来不少大学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向综合大学看齐,似乎学校越大越好,学科越齐全越好,使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种趋同化的苗头。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完全归咎于目前的大学评价,但是至少可以说大学的要素评价对这种现象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是大学评价的内容问题。大学评价评什么是由评价目的所决定的。目前我国一些机构开展的大学评价活动的内容一般都将重点放在了对大学构成要素的评价上。国外许多国家的大学评价活动也是如此,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但是,这种要素评价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我国尤其如此。例如,我国高等院校以国立和公立公主,经费主要靠国家或地方政府拨款,而拨款的额度在不同院校之间差距是相当大的,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将一个每年获得几个亿甚至十几亿拨款的学校和每年仅有几百万或几千万拨款的学校放在一起进行要素评价,真不知道这种评价还有什么意义,能够评出什么来。从评价的具体内容(如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由于学科性质、各学科的专业学术刊物数量以及质量各不相同,客观上了导致论文发表机会不平等。如果再将有的杂志还要收取版面费等非正常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就很难衡量出一篇发表在此刊物上的论文和发表在彼刊物上的论文在学术质量上有多大的差距。再如,就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和经费额度进行评价时,考虑到目前我们还缺乏一套科学、公正、严格的评审制度,有些学科课题评审委员会的委员近乎是终身制,且其所申请的课题一般自然就能立项,所以能够拿到课题的总是那么几个面孔,而且,这些评委大都来自一些知名院校,因此没有评委的院校就很吃亏,而且一直吃亏,因为某个评委即使到年龄退下来时所推荐的又大都是本校的教师。如果考虑到课题申请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那么与其评价课题的数量和经费额度,倒不如评价课题完成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为合理些。 这种大学的要素评价还忽略了对组织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评价。从组织结构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要素构成,由于组织与管理水平的不同,其产出或效益也各不相同。在实际生活中,硬件构成要素虽然较差,但由于组织得合理、管理得科学,其产出效益远远高出硬件构成要素较好但组织管理水平差的情况,随处可见。这也就是忽略了对办学效益即投资效益评价的问题。 第三是大学评价的主体问题。一些评价机构很担心自己的评价结果不为世人所认可,所以就拉起了中央主管部门的大旗,强调该评价是“教育部系统的专业核心期刊”做出的。实际上,大凡教育类的刊物,其最高主管机关之一都可以追溯到教育部。换句话说,教育类的期刊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部的领导。加上“教育部系统”五个字无非是想证明自己评价的权威性。实际上,大学评价是否有可信度和权威性,并不在于评价主体是谁,而在于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确定得科学合理。在世界上开展大学评价的国家中,有以教育主管部门为评价主体的国家,但是为数不多,更多的国家是以民间机构为主体来开展大学评价活动的。近年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开始着手建立一个独立于文部科学省与大学之外的第三者机构来对大学进行评价,以克服或弥补原有评价体制的不足。日本的做法,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