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2-0093-06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逐步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许多领域。来自全球化的影响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并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受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19世纪世界各国相继进入近代化之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重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迈入“全球化”时代。在过去的20多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新特征。本文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及一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主要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探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般特征,并尝试展示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基本概念的探讨 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是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概念的出现和使用,近年来,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对于两者的关系问题,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1.等同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两者属同一概念,可以等同使用。例如,日本学者江渊一公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直到目前一直使用的大学国际化几乎没有差别,两者完全可以交互使用。”[1] 2.因果说。如傅志田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2]加拿大学者简·耐特(Jane Knight)也持同样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针对全球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同时尊重本国的特点。”[3] 3.辨证说。英国学者彼得·斯考特(Peter Scott)认为:“国际化与全球化并不是顺次或累积的关系,而是辨证的关系。具体而言,全球化决非古老的国际主义的重现,也不是国际化的最高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的全球化是古老的国际化的竞争对手”。[4] 4.区分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由于国际化与全球化属不同概念,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也存在着区别。例如日本学者阿部美哉就将两者区别使用。[5]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首先,至少在目前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仍然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区别不仅反映在两个概念出现和使用时间上的不同,更表现在两者在目的指向和影响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具体而言,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一词早已有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至少在20世纪70年代早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相比之下,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则出现于60年代后半期,而高等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基本始于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此外,就目的指向和影响范围而言,全球化强调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超越国家、不受任何约束或排除任何政治,特别是文化差异的统一标准,即建立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或一元化世界;而国际化则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世界范围统一的模式或一元化世界,相反却以主权国家或不同文化的存在为前提。两者的联系表现在,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化的范围可能超越国家与文化的框架,逐渐发展上升到区域范围内的交流和合作,并进而超越区域性范围而趋向于全球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主权国家地位的降低以及不同文化差异的缩小,至少在影响范围或规模上,国际化极有可能达到全球化的程度,从而进入全球化阶段。 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因素特别是追求商业利润或经济利益成为影响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外因 与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相比,80年代以后,经济因素或经济利益驱动成为影响欧美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变来看,自近代大学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追求和模仿欧洲大学模式,实现本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是大多数现代化“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俄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这一过程显然与工业化和社会近代化联系得更加密切。由于追求和建立欧洲大学的学术规范与标准是大多数“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标,因此学术和教育因素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相比之下,二战后至70年代前后,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加剧,特别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等属于政治范畴的各种因素成为影响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具体表现为,这一时期,以前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主要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本国政治制度出发,通过对欧洲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无偿技术援助、免费招收留学生等活动,推动了当时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例如,1946年美国制订的“富布赖特计划”,50年代前期中国与其他亚洲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量向苏联派遣留学生、进修生,全面学习苏联模式;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大量招收免费留学生,派遣技术专家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80年代初期开始,尤其是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体制瓦解以后,发展经济取代了冷战期间的政治对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加强国际间的人员交流、实现课程国际化、培养国际型人才,进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等,逐渐主导了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例如,欧盟各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伊拉斯谟计划”、1995年批准的“苏格拉底计划”以及1999年发表的“波隆亚宣言”等,无不着眼于建立欧洲统一的经济框架,通过欧洲各国间的人员交流、课程、学分、文凭以及学术资格等相互承认等,建立相互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促进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增加欧洲各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实力。[6]此外,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过大量招收全额自费留学生、开设海外分校、与国外合作办学以及通过网络教学等手段,开辟财源、增加院校收入等,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自1979年英国首先改变留学生政策,以营利为目的对外国留学生实施全额收费以后,80年代开始,英联邦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也纷纷采取同样的措施。此后,美国、西欧的德国、法国和荷兰、甚至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与香港等,也相继改变了以往政府对外国留学生实行全额资助或优惠的收费政策,将留学教育和教育服务等商品化,谋取商业利润。[7]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如此,中国政府也在1989年开始制定招收外国自费来华留学生的有关政策,[8]改变以往由政府提供全面资助的留学教育政策,对来华留学生实行收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