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3)03-0020-0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大学教育无疑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负有极为重要的使命。 一、大学教育的真正问题是教育目标极度功利化 由于大学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方面的特殊地位,大学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加之随着教育发展而来的问题日益显现,人们对大学教育所存问题的各种评论自然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教育经费是困锁高教发展的首要问题,有人认为随着扩招教育质量下滑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有人认为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是主要问题,有人认为高校人才流失和教师敬业精神下滑是基本问题,有人认为高校结构不合理与知识结构不够现代化是要害的一环,等等。这些固然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但从国际的广阔视角,从文化深层的视角,从高教本体的视角来看,高等学校真正的问题何在呢?这就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极度功利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产业化。大家知道,“产业资本”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产业运营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剩余价值。把高校当产业来运营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即学生的学习费用除抵偿“教育劳务”的一切费用外,尚有余额,这样才可以当作产业运营。如是,教育投资者就要着重压缩“教育成本”,以获得更多的盈余。这样必然导致教育目标被功利化所驱使,使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审美情趣窄化、下滑。 2.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大众化趋势的发展,在急功近利目标的驱动下,大学精神的流失相随而至。所谓大学精神就是平等的多元意识,理性的科学态度,自由的个性发展,以及非功利的超现实价值追求。总之,大学应体现出一些“与众不同”(胡适语)的特质。当下,上大学主要是为了觅寻一种社会职业,选学校和专业主要是求得未来有较好的待遇。大学教育变得极端功利、肤浅和世俗。 3.科学技术偏颇化。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益被现实证实,高等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若将科学技术偏颇化,那也是十分有害的。所谓将科学技术偏颇化,就是科学主义教育理论在高等教育中蔓延。科学主义教育把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自然界演化的图景当作终极的实在图景,上升到本体的高度,人被归化为一个物种,嵌入这幅图像之中,人便成了一个派生的、偶然的、无足轻重的角色。这样,就导致学校教育目标“人力”化,课程建构自然科学化,教育过程单一“传递和训练”化,学校以大工业生产的模式,制造出标准的知识技术型人才。人的生命整体不见了,主体人格不见了,人性丧失了,人的情感、道德、精神气质沦落了,人类整体的文化不见了。[1]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当前高等教育所出现的科学与人学、人力与人、电脑与人脑、网情与人情、商品与人品等之间的冲突,说明了科学技术偏颇化的严重性。 4.人的价值被异化。人之所以是人,人与动物的区别之所在,就是人能在劳动中将自己的主体力量外化于自己的对象物。所以,劳动、实践正是人本质的体现。然而,由于劳动被异化,人的本质、价值也相应异化。人被自己劳动所生产的物品所奴役。人不是在劳动中去体现自己是个人,而是为了获得物品才去劳动。人没有了,人被异化为“经济人”。当前,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重的。曾经流传的大学生择业三条路,即“从政之路红彤彤,从商之路黄灿灿,从教之路黑洞洞”,以及而后在出国留学潮中流行的“红路诚可贵,黄路价更高,若为绿路(获取绿卡)故,两者皆可抛”,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大学教育的真正问题是培养目标过分功利化,这一问题早为香港爱国人士力尔在《重塑民族精神》一文中所指出。该文认为大陆中小学和大学的教育质量仍然是比较高的,但这仅限于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这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谓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这种功利化倾向加上目前学校教育中仍然向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的政治说教,致使受教育者素质下降。有些人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却既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没有必要的涵养。”该文又说,我们生产仍较落后,人们的生活质量远远落后于发达的国家。“所以还远没有松懈自满,贪图享受的理由,中华民族,只有靠一代代人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才有希望实现真正的繁荣富强、民主文明,才能无愧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有无数富有献身精神的时代英雄、民族英雄。”[2]力尔的文章是切中时弊的,应引起我们的深思。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对教育目标的价值追求,明治维新时的思想家中江兆民在他的《一年有半》这本世界名著中说,他认为日本民族最感忧虑的是,“他们没有独创的哲学”,因此,意志薄弱、缺少魄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深沉和远大的抱负,而不免流于浅薄”。为了挖掉这一重大的病根,他认为,“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快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努力培养活跃的人民而不是死板的学者”。所谓活跃的人民也就是培养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日本今日的经济发展,正是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塑造了它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的结果。 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 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国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建设看作建国的百年大计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