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2-0030-0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少有研究探讨高校的经费结构对其质量的影响。本文将实证地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而言,有些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很小。例如,汉纳谢克对美国65项有关公立学校教育投入与产出关系研究的综述表明,如果说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联系的话,这种联系也是很轻微的。[1]对此,官僚主义理论的解释是,在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下,具有垄断权力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与教师缺乏成本效益意识,他们最大化的是自身的功能而不一定是学生的利益,因此高水平的教育支出不一定代表高水平的教育质量。[2]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其财政资源是相关的。例如,卡德等人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开支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产出水平。[3]因此,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需要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和待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与采用新技术等。[4]这表明,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由于垄断权力的影响,高的支出水平既可能是反映了高的教育成本,也可能是反映了高水平的教育质量。 除关注教育资源数量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外,研究者还探讨了教育经费结构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注意到高校的质量受其经费结构的影响。[5]弗里德曼在其经典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则指出,美国政府对公立高校越来越多的资助,使得他们能够用比私立高校相对较低的学费吸引学生,因而使公立高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使私立高校产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他认为以这种方式使用政府的高等教育资源,对教育质量的改进不但没有积极的效果反而具有负面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立高校没有与私立高校竞争的动力;政府直接对公立高校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资助也可能导致政府不分清红皂白地资助公立高校的所有活动,而不是政府所需要的活动。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学券(voucher)计划,即政府财政资助不应直接拨给公立高校,而应直接拨给学生,由学生在他们所选择的高校中支出,用于政府所需要的教育类型。[6]不过,支持政府资助教育的人则认为,政府的财政资助扩大了教育的供给和质量。它们可以减少市场力量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影响,从而有可能对教育质量的改进产生积极影响。[7] 就高校的经费及其结构对高校教育与科研质量的影响而言,其可能是多方面的:第一,高校经费总量的增加既可能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信号,也可能只是反映了高校成本的增加,而与教育质量的改进没有任何关联;第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资助增加了高校的经费总量,有可能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改进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如果这种资助使得高校的管理者与教师把注意力从教学转移到了科研上,则有可能在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高的同时降低高校的教育质量;第三,高校对学费的依赖程度越强,越可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校的学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越高,其教育质量可能越高;第四,私人捐助的使用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捐赠者的需要,则有可能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在中国,二者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则需要进行实证的分析。 二、研究数据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2001年度武书连等人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排行中100强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和本专科生培养上的得分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以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上的得分作为高校科研质量指标。[8]对这100所高校,我们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0》中收集了它们在2000年度的教育经费收入及其构成方面数据。[9]用这两组数据实证地考察了高校的教育经费收入及其结构与其教育和科研质量的关系。表一列出了分析所使用的各个变量的基本情况。 表一 分析所用变量的描述统计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 为了探讨高校教育经费数量及其结构与高校教育和科研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以高校研究生与本专科生培养得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得分作为因变量,以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或其来源结构)和高校类型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二)。 由表二可见,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对其教育和科研质量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高校类型不变的条件下,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每增加1000万元,研究生与本专科生培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得分可以分别增加0.41分、0.06分、0.65分和0.06分。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校对财政预算内拨款的依赖程度越大,对学费的依赖程度越小,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得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得分都有显著增加。如果财政预算内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学费所占的比例相应地下降一个百分比,研究生培养得分可以增加0.63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得分分别可以增加1.13分和0.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