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1-0053-04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以及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第二次大手笔的以共建、合作、合并、划转等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高等院校规模、专业、结构、布局、功能等的大调整,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社区群落相继诞生。由于这些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大学园区、大学社区、大学区、高教园区、教育园区、高科技教育园区、高教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城、大学城镇、大学城、多元化大学、多校区大学等在内容、结构、性质、功能、特点等方面颇有类同、相似或相近之处,它们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大学之间的集聚,而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现象,既是一种集原型的城市化现象,又是一种扩散型的城市化现象,因而以初始自发阶段的各类“园区”名之,既显得零乱无序,亦不足以涵括和反映其本质。如所周知,工业化时代,根据工业产品的原料、产地和流通集散地等将城市分为原材料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等;信息化时代,随着城市主导产业的新陈代谢,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继而为主导的专业化城区往往在都市带的一些次中心或者相对于老城区周边的新区和相对于中心城市的一些边缘或卫星城镇等地渐次生成,并构成新的城市发展走廊,通常人们以汽车城、博览城、大学城、科技城等新概念冠谓之。鉴此,本文将国内这些年方兴未艾的各类高教园区统一称之为大学城,并赋予其相应的理论述谓,从而为我国高等院校的规范化建设作一些基础性工作。 一、大学城的衍沿 考察国外大学城的演变,可以循着两条不同的线索进行。一条是“自然发展型”大学城,另一条是“规划建设型”大学城。所谓“自然发展型”大学城,是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一所或若干所集中于一地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的内部或周围集聚了一定的人口,从事一些第三产业的活动,从而使大学校园本身或者大学周围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被称为校园市镇(Campus Town)、大学城镇(University City Town)或大学区(University District)、大学社区(University Community)等。简单地说,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大学,整个城市围绕着学校严格而有计划地组织着自己的社会生活。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校区大学(Multi-campus University),它是由多个校区或校园组成的具有共同的法人地位的大学,这些校区可能是该大学的某个分支机构,也可能是某一地方或区域的教育分支机构。20世纪中叶以后,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区,高等院校布局的区域化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类型,但大都以母子型的学校联合体形式分布向城市群发展或者向郊区、郊县和卫星城镇扩散。这和世界城市化的过程是一致的,正是在这一高等院校城市化过程中,在某一区块内出现了大学及其校园的集聚,形成一个诸高校相对集中的、以高等教育产业为特点的城市社区,这就是大学城。另一种是多元化大学(Multiversity),它是指拥有多个校园的由许多院系和附属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组成的大学,它在规模上是巨型的,具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人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它是一个“多元化的机构”,它有“多种目的、多个权力中心”,并为“多层次、多类别的顾客”服务。20世纪60年代,美国再一次发动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导致了一种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扩展了的新型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的诞生。总之,自然发展型的大学城主要是由于原大学校园在人口数量(包括在校生、教职员工等)增多、规模扩大的前提下逐渐向四周拓展,扩大了校园用地,并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吸引外来人口、企事业单位等,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以大学为核心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由剑桥大学发展而成的剑桥大学城、由哥廷根大学自然扩展而成的哥廷根大学城、由美国加利福尼州立大学发展而成的加州大学城等等。所谓“规划建设型”大学城,主要是战后随着高等教育在一些国家的迅猛发展,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构建的大学城(University City)或大学区域(University District),如日本筑波大学城、美国密苏里大学城等。通常是由政府专门划出一块地,新建一批高等院校或者将原高校的校址迁移,集中布置,从而形成一片高等院校毗邻而设的特殊区域。也可以分为大学科技园即以科学研究和开发为基本功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结的园区与现代大学城即在社会发展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持续加快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一代大学城两种类型。 我国自1895年建立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北洋公学以来,高等教育已走过100多年的旅程,其间历经晚清政府、民国初期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几度兴衰废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立国以后的五十余年,经历了1952-1955年间“裂变”式的院系调整、1958年前后“大跃进”式的超常规发展、1966-1976年间的停滞及其后的恢复与发展等几个阶段。但大学城的建设则是近些年的事。如果把50年代初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远离市中心的城郊建立以高校为主的文教区作为大学城建设的雏型期,把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一些高等院校开始与所在城市或其他城市合作,进行异地办学、建立多校区大学作为大学城建设的过渡期,那么近十多年来尤其是90年代中叶以来各类以高校为主体的园区建设则应作为大学城的蓬勃发展期。1988年底,东北大学划出部分地块建设科技园高技术产业小区,新建或改建了3万平方米的建筑,研究和开发以软件和自动化为主的高新技术。1992年3月,经上海市科委和高教局批准,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科技创业中心联合创办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1992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向市政府提出申请,规划在校园周围划出117公顷土地,建立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由哈工大结合城区的危旧房改造,自主开发建设,并于是年8月开始实施。1992年下半年,北京大学提出建设“北京大学科学园”的构想,并成立北大资源开发公司,负责对北京大学校园周边地区进行综合资源开发,于1994年底建成了总面积2.7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园区。1993年5月,清华大学也制定了改造校园南区、建设清华科技园的计划,规划总面积224亩,分科技区和商业、居住区,以清华大学已经形成的9个门类的重点发展项目为基础,建设8个技术中心。1994年,“南京大学科技工业园”、“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工业园”,“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园”等都相继成立。1996年底,由清华大学出资2000万元、深圳市政府出资6000万元,共同组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深圳研究生院大学园区的兴建拉开了序幕;继之而起的是北京对外服务公司率先在京津线中段的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建设的东方大学城,浙江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宁波和温州的五个高教园区,广东珠海大学园区、东莞大学科技城,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广东大学城等等。就其功能而言,现已发展为教学主导型和高新技术研究主导型两种类型;就其布局而言,亦已形成三大区块即教学区、生活区和商贸区分布和四大区块即教学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居住生活区、商贸区分布两种模式。可见,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大学城的概念都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的贫乏单一到当下的繁富有序的运演过程。而较之于国外,国内的发展则晚近了约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