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1-0028-05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穷国办大教育”。据最新资料,我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而我国用世界1.4%的公共教育经费维持着世界22.9%的受教育人口,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高校的“财政危机”变得日益严重,其结果主要表现在:普通高校中在校生人均占地面积未达标者占大多数、在校生人均建筑面积下降、固定资产人均值呈下降趋势、基础设施设备总体陈旧,等等。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目前的教育基础设施仅处于维持日常运行的状况。我国高校除了面临由于在校生规模扩大而导致教育经费需求的增长外,还面临着由于整个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收入格局的变化。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本应由个人、社会、政府共同负担的教育经费,现仍主要由政府负担。可政府的实际教育投入相比呈下降趋势,因而造成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高校的“财政危机”变得日益严重。 可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不仅在经济上具备了“接受更好更高教育”的承受能力,而且在富裕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是决定经济效益和收入分配的关键性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达8万亿元的居民储蓄额中有10%打算用于教育消费支出;在城镇居民消费中,增长率处于第一位的是教育,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全国6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二位;92%的家庭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便产生了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旺盛不相匹配的根本矛盾。 在计划经济时代,举办高校完全是一种政府计划行为,高校的定位就是为政府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现在中国是市场经济了,高校的定位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高校是为整个社会培养人才,必须由以前的政府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不能再由政府来垄断举办高校。国际上成功的办学经验表明:高等教育不靠政府不行,全靠政府更不行。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缺少竞争,势必造成教育资源的低效率和极大浪费。因此,通过收缴和增加学费,或者通过增加其他投资主体(如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参与高等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此时,我们能否像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大胆的给我国高校也来一次“股份制改造”呢? 一、从经济领域到教育领域,何为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股份制作为近代以来人类经济活动总结出的重要成果,股份公司作为现代公司制中最典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今天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在实践中,我们特别注意到,股份制已经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筹集发展资金、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那么,高校的股份制改造又是什么呢?从经济领域到教育领域,我们所说的股份制的基本思路没变。我们不妨粗略的给“高校股份制改造”下这样一个定义:对于全国两千所高校,国家教育部全力办好其中约100所重点名牌高校,其余高校(包括公办和民办高校)将其全部或部分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合理地折合成国家股或法人股,再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及股份制改造对股本结构的要求,向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基金会、企业及个人等适当发行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成立一个以办学为目的的教育股份公司。教育股份公司再投资成立股份制高校。股份制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各方股东依据所持股份的多少参与教育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在扣除股份制高校日常开支和教育股份公司年度公益金、公积金、风险保证金等必要扣掉的费用外,可按实际教育成本收取相应回报。在教育股份公司和股份制高校存续期间,股东所持股份不能抽退,但可以在规定条件下或范围内转让。 高校股份制改造的目标是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多元教育投资体制,其组织特征是“双法人结构”模式:一个是以办学为目的的教育股份公司,即“母公司”;另一个则是由教育股份公司投资设立的股份制高校,实际上相当于“全资控股子公司”。这样就可以确立起股份制高校实际上的独立法人地位,为其自主办学提供制度保证。如图一所示:
图一 尽管国内高校正式出现“股份制”的称谓比较迟,但实际上民办教育中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办学的例子比比皆是。经济体制改革较为活跃的浙江省为鼓励投资者的积极性,规定“企业用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其投资额相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由同级财政列收列支予以返还,全额用于办学”。浙江台州很早就产生了股份制办学的模式,台州市椒江区借鉴《公司法》第一个公开打出股份制办学的旗号。实践证明,股份制作为一种具体的高校办学模式,是高校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股份制既能回避办学的资本风险,又能保证高校办学自主权;既能调动社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又能解决学校的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之间的矛盾。股份制高校是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未来教育相适应的新型的办学模式。 二、高校股份制改造并不是“镜中花,水中月” 1.高校股份制改造的经济学理论基础